期刊文献+

清末民初的电化教育成因探析 被引量:1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分析清末民初的教育现实可以发现,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电化教育并非偶然,它是由当时的教育改良的社会背景和改进教育的实践需求所决定的。在清末民初的许多教育规制中,都有关于技术支持教育的基本配置要求,同时,包括蔡元培、黄炎培和晏阳初等人在内的教育大家亦在践行着技术支持教育的实践,正是这些因素的综合,才使得电化教育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奇葩,在生命力的呈现中日益释放出绚丽的光彩。
作者 沈书生
出处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4-120,共7页 E-education Research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7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批准号:DCA070186)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 1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9,17.
  • 2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DB/OL].http://www.pep.oom.cn/xiaoyu/shuwu/xy_dsyz/xy20sjzg/200902/20090213_552195.htm,2009-04-15.
  • 3吴在扬,孙建三.中国最早的电化教育社团——中国教育电影协会[J].外语电化教学,1993(3):47-48. 被引量:3
  • 4蔡元培选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 5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2.
  • 6田正平,等.黄炎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45-46.
  • 7四川省政协,巴中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平民教育家晏阳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281,284,8-9,263,32-34,84.
  • 8宋恩荣.晏阳初全集(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31-46,47-51,54,95-96,223,228,256-287,320-321.

共引文献17

同被引文献20

  • 1徐南平,李文宏.镇江民众教育馆对我国早期电化教育的促进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1996,17(1):78-80. 被引量:3
  • 2刘广,曹云云.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与电化教育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6,27(9):68-71. 被引量:5
  • 3石冉冉,胡培培,张增荣.陶行知先生与电化教育[A].中国电化教育70年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126-130.
  • 4宗亮东.教育电影概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 5杨增.序言[A].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5卷[C].无锡: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1.Ⅰ-Ⅱ.
  • 6戴公亮.母院电化教育工作的回顾[A].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无锡文史资料:第25卷[C].无锡:政协江苏省无锡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91.94-99.
  • 7陈礼江.积极的社会教育[J].山西民众教育,1936,(8):56-64.
  • 8梁容若.河北定县平教县政考察记[A].林宗礼,梁容若.民众教育论文选[C].河北省教育厅编审处,1935:389,392,399.
  • 9蒋致远.中华民国教育年鉴(第四次)[M].台北:宗青图书公司印行,1957,(7):809-812.
  • 10王楠勤.电影教育之理论与实践[J].山西民众教育,1936,(6):1-9.

引证文献1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