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6-38,共3页
China Brewing
同被引文献59
-
1符晓静,孙君社.微生物蛋白酶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05,26(z1):121-124. 被引量:16
-
2殷红,葛长荣.食品冷杀菌技术[J].保鲜与加工,2005,5(1):40-41. 被引量:9
-
3鲍松林,丁霄霖.腐乳白点的成分鉴定[J].无锡轻工业学院学报,1993,12(4):270-275. 被引量:9
-
4侯美珍,宋德贵,韦平英.时间及温度对腐乳毛霉生长及产蛋白酶的影响[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97-100. 被引量:13
-
5范俊峰,李里特,张艳艳,陈湘宁,汪立君,李晓萌,齐藤昌义,辰巳英三.传统大豆发酵食品的生理功能[J].食品科学,2005,26(1):250-254. 被引量:52
-
6王岁楼.弘扬中国腐乳饮食文化 推动腐乳食品走向世界[J].中国调味品,1993,18(5):1-5. 被引量:1
-
7唐振兴,石陆娥,易喻.谷朊粉的开发与利用[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5(3):60-62. 被引量:14
-
8张雪梅,蒲彪.腐乳的研究概况与发展前景[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5):94-97. 被引量:26
-
9李幼筠.中国腐乳的现代研究[J].中国酿造,2006,25(1):4-7. 被引量:52
-
10王君立,唐传核,周志红,杨晓泉.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促豆腐质构性质研究[J].粮食加工,2006,31(3):77-80. 被引量:7
引证文献5
-
1江景泉,张惟广.腐乳的白点问题研究进展[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8,44(1):24-27. 被引量:14
-
2吕莉萍,郭丹丹,肖凯军.腐乳中的微生物及冷杀菌技术[J].食品工业科技,2009,30(2):308-311. 被引量:5
-
3钟彪.牟定县油腐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75-376.
-
4许喜林,黄恺婷,魏萍.腐乳中产气芽孢杆菌的分离与控制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1,27(6):615-617. 被引量:4
-
5张钰清,吴凤凤,苏雪倩,杨天,徐学明.富含小麦面筋蛋白的腐乳白坯工艺条件优化[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15):136-14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2
-
1谢显华,李国基.ERIC-PCR在腐乳品质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3):135-138. 被引量:3
-
2钟彪.牟定县油腐乳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75-376.
-
3李大鹏,卢红梅.微生物在腐乳生产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1,30(8):13-16. 被引量:11
-
4蒋芳芳,刘嘉,蒋立文.腐乳品质改善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1,30(11):1-5. 被引量:21
-
5汪建明,李立英.响应面优化新型酶促腐乳的酶水解条件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2,48(2):44-48. 被引量:2
-
6汪建明,耿媛,胡峰,李平,杨恒星.从腐乳中提取大豆异黄酮及含量测定[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2,48(5):92-95. 被引量:3
-
7张智文,李长田.传统腌酵调味食品中真菌的概述[J].菌物研究,2013,11(1):57-62. 被引量:2
-
8王儒,许喜林,刘永琪,杨芳芳.调味酱中腐败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的初步研究[J].中国酿造,2013,32(7):43-45. 被引量:4
-
9张小丽,蒋予箭,李锋.导致酱油胀袋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40(7):51-55. 被引量:8
-
10闫计春,陈旗建.“腐乳的制作”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通报,2015,50(2):43-46.
-
1姚晓敏,孙向军,徐建强.煎炸油质变检验初探[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0,6(5):28-30. 被引量:16
-
2王瑞芝.论腐乳常见的几种质变问题[J].江苏调味副食品,1998(4):7-9.
-
3张斌.啤酒的诸“病变”[J].食品与生活,1992(3):40-40.
-
4黎小萍,陈华玲.茶叶的质变及其影响因素[J].贵州茶叶,2003,31(4):18-19. 被引量:8
-
5唐玉明,张正英,任道琼,姚万春,李永寿,陈靖余,汪德源,李淑容.泸曲贮存过程中的质量变化[J].酿酒,1991,18(4):35-37. 被引量:4
-
6黄成安,奉向东.芦笋罐头变黑问题的分析[J].四川食品工业科技,1990,9(1):24-25.
-
7苏雍,白承杰.冻猪分割Ⅰ,Ⅳ号肉易发生变质的原因分析[J].肉品卫生,1992(3):3-4.
-
8黄小丽,杨美健.从“油多不坏菜”看烹饪10不宜[J].杭州食品科技,2009(2):24-25.
-
9王道营,诸永志,徐为民.复合磷酸盐在肉品加工中的应用[J].农村新技术(加工版),2009(3):21-23.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