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4-58,28,共6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张载<正蒙>集释及其研究"(编号02BZX030)结项成果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9
-
1萧蔻父.《中国哲学史史料源流举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页.
-
2《诸儒鸣道》,《孔子文化大全》丛书,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2年影印版,第259页.
-
3何晏注、邢爵疏.《论语注疏》第十四卷《宪问第十四》,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513页.
-
4胡适.《元典章校补释例序》,见陈垣著.《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5、8-9页.
-
5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张舜徽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8页.
-
6胡适.《元典章校补释例序》[A].陈垣.《校勘学释例》[C].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
7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三,吕鸿儒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4-95页.
-
8杨树达.《词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52页.
-
9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页.
共引文献11
-
1杨义.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综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5(3):134-150. 被引量:32
-
2杨义.精思博识、时代智慧及其他——会通效应通论之二[J].甘肃社会科学,2005(6):125-132. 被引量:2
-
3赵载光.周敦颐的易学性命之学[J].周易研究,2009(4):73-79. 被引量:1
-
4刘兆彬.古代“元气论”哲学的逻辑演进[J].东岳论丛,2010,31(6):91-94. 被引量:14
-
5危磊.太极图蕴含的审美思想与中国书法艺术[J].文艺理论研究,2013(6):84-93. 被引量:5
-
6杨翔宇.民国校勘学理论与方法的嬗变[J].史学史研究,2015(1):46-56. 被引量:2
-
7于建东.儒家论公[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44(4):54-58.
-
8龚波.上古指称化谓词性结构作假设句前件及其解释[J].古汉语研究,2016(1):22-29. 被引量:2
-
9林乐昌.通行本《张载集》整理方法得失论——兼拟《张载集》订补方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3):132-140. 被引量:1
-
10谷继明.玩味与涵泳:宋代解经学的一个重要方法[J].中国哲学史,2016(3):55-6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33
-
1朱彝尊.《经义考》,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34页.
-
2胡适.《元典章校补释例序》,见陈垣著.《校勘学释例》,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15、8-9页.
-
3朱一新.《无邪堂答问》卷三,吕鸿儒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94-95页.
-
4葛艾儒.张载的思想[M].罗立刚,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
5[美]葛艾儒著,罗立刚译.《张载的思想》,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11月.
-
6张岱年.《张载--十一世纪中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
-
7程运.《张横渠教育思想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
-
8冯正刚.《论张横渠哲学思想》(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
9姜国柱.《张载的哲学思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2年).
-
10《张载的思想》38页.
-
1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辨误[J].哲学研究,2008(10):3-11. 被引量:18
-
2崔海东.《论语》“吾从周”、“吾从先进”两章旧诂辨误[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4(4):11-15. 被引量:1
-
3崔海东.《胡宏集》重印本点校辨误[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2):45-51.
-
4汪信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辨误[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8(1):29-44. 被引量:1
-
5李浩.《庄子》“判天地之美”释义辨误[J].江海学刊,1989(3):87-87.
-
6姜国柱.张载思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1999,15(4):3-9. 被引量:2
-
7张牛.从《乾称》篇看张载的哲学思想[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30-38.
-
8邵红英.张载哲学的中心范畴刍议[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44-48. 被引量:1
-
9亮.《美学译文》出版[J].哲学动态,1981(5):36-36.
-
10谭忠诚.郭店儒简的重“情”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5):19-23. 被引量: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