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理一分殊”、“万物一体”到“一统于万”——刘蕺山融汇朱、王的本体论探析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从宋明理学道德本体论的"即本体即工夫"的立场出发,关注其本体论论述中,融汇客观普遍性与实践主体性的义理思路。本文认为,就我们熟知的朱熹和王守仁的本体论而言,前者的"理一分殊"说较为侧重客观普遍性,后者的"万物一体"说较为侧重实践主体性,而晚明大儒刘宗周(蕺山),则融汇了朱、王,提出了另一种本体论:"一统于万"说。我们通过比较从"理一分殊"、"万物一体"到"一统于万"的三种本体论之义理结构,可以了解蕺山融汇客观普遍性与实践主体性的本体论论证思路,即,将客观普遍性建构为以万物彼此独立存在(或者对象化)存在为前提、万物之间彼此包含的内在化之一体性,将客观普遍性与实践主体性的融汇,论述为心体与对象化万物的同构,并明确地现实化为排除一切不善对象的"改过"的工夫践履。从而,通过探析蕺山的道德本体论,使我们对于宋明理学道德本体论,有更加丰富的理解。
作者 雷静
出处 《中国哲学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4-120,22,共8页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论语·里仁上》,引自《论语集释》第1册,第241页.
  • 2元明理学的“去实体化”转向及其理论后果,载氏著.《诠释与重建--王船山的哲学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410页.

同被引文献4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