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湘南几种土壤钾、镁形态淋失及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钾、镁为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所吸收的钾、镁基本上来自于土壤,随着种植制度改革,高产良种推广应用,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作物产出增多,作物带走土壤养分增加,再加上施肥时氮、磷、钾、镁的比例失调,红壤地区缺钾、镁现象...
作者
王伯仁
游有文
高菊生
黄鸿翔
机构地区
中国农业科学院红壤实验站
出处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2期68-71,共4页
Guangx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土壤
钾
镁
形态
淋失
施肥
效果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9
同被引文献
115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06
参考文献
5
1
谢建昌.土壤钾素研究现状和展望[J].土壤学进展,1981,9(1):1-15.
2
李伏生.
土壤镁素和镁肥施用的研究[J]
.土壤学进展,1994,22(4):18-25.
被引量:38
3
汪洪.
土壤镁素研究的现状和展望[J]
.土壤肥料,1997(1):9-13.
被引量:24
4
湖南农业厅.湖南土壤[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
5
黄绍文,金继运.
土壤钾形态及其植物有效性研究进展[J]
.土壤肥料,1995(5):23-29.
被引量:7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金继运.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1993,30(1):94-101.
被引量:142
2
封克,殷士学,张山泉.
矿物钾在作物营养中的意义[J]
.土壤通报,1992,23(2):58-60.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129
1
刘会玲,陈亚恒,段毅力,许皞.
土壤钾素研究进展[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z1):66-68.
被引量:31
2
刘林敏,徐火忠,宁建美,李贵松,宋昌琪,周杨胤.
镁对马铃薯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05,19(1):28-29.
被引量:11
3
谢庭生,何英豪.
湘中紫色土丘岗区水土流失规律及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1):87-90.
被引量:27
4
胡家金,萧浪涛,彭克勤,洪亚辉,彭志红,蔺万煌.
富钾植物DNA导入早稻变异后代的RAPD分析[J]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5,5(2):73-76.
被引量:4
5
刘树堂,刘培利,王锋,夏连胜,张恩盈.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定位施肥的土壤钾素变化研究[J]
.河北农业科学,2005,9(1):10-14.
被引量:6
6
董玉良,劳秀荣,孙伟红,张昌爱.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993-994.
被引量:3
7
董玉良,劳秀荣,毕建杰,孙伟红.
麦玉轮作体系中秸秆钾对土壤钾库平衡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2005,14(3):173-176.
被引量:13
8
崔德杰,刘永辉,隋方功,张玉龙.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钾素形态的影响[J]
.莱阳农学院学报,2005,22(3):165-167.
被引量:15
9
孙楠,曾希柏,高菊生,王伯仁.
含镁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95-101.
被引量:11
10
李延,秦遂初.
水稻需Mg规律与Mg肥的施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5(1):78-8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5
1
刘明池,张慎好,刘向莉.
亏缺灌溉时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2):92-95.
被引量:83
2
钟晓英,赵小蓉,鲍华军,李浩浩,李贵桐,林启美.
我国23个土壤磷素淋失风险评估Ⅰ.淋失临界值[J]
.生态学报,2004,24(10):2275-2280.
被引量:86
3
罗微,林清火,林钊沐,屈明,茶正早.
钾肥在砖红壤中的淋失特征初步模拟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4,18(6):93-96.
被引量:11
4
孙秀廷,曾璧容.
钾镁硫复肥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I.钾镁硫复肥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土壤,2001,33(6):312-315.
被引量:5
5
胡红青,李学垣,刘景福,黄俊福,王代长.
红壤上直接施用磷矿粉的增产效果和改土作用[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4,3(4):219-225.
被引量:13
6
李伏生.
土壤镁素和镁肥施用的研究[J]
.土壤学进展,1994,22(4):18-25.
被引量:38
7
孟赐福,傅庆林,水建国,周梅芳.
土壤酸度对大豆、油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1994,27(3):63-70.
被引量:22
8
CHAZheng-Zao LINZhao-Mu LUOWei LIShi-Cong LUOXue-Hua.
Sustainable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for Rubber Plantations in Mountainous Area of Hainan[J]
.Pedosphere,2005,15(3):404-408.
被引量:5
9
许春晓,马文银.
湖南邵东县黄花菜资源的开发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1994,10(6):277-280.
被引量:4
10
彭良志,刘生,淳长品,雷霆,江才伦,曹立.
滴灌柑桔园肥料撒施对土壤pH值的影响[J]
.中国南方果树,2005,34(4):1-5.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8
1
罗微,林清火,茶正早,林钊沐.
氮肥品种对砖红壤中钾素淋溶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6):74-77.
被引量:5
2
孙楠,曾希柏,高菊生,王伯仁.
含镁复合肥对黄花菜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1):95-101.
被引量:11
3
张亚莲,常硕其,傅海平,刘红艳.
茶园土壤镁含量对茶树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J]
.贵州科学,2008,26(2):30-33.
被引量:17
4
牛新湘,马兴旺.
农田土壤养分淋溶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451-456.
被引量:35
5
刁莉华,彭良志,淳长品,凌丽俐,李勋,薛珺,范玉兰,钟八莲.
赣南脐橙园土壤有效镁含量状况研究[J]
.果树学报,2013,30(2):241-247.
被引量:22
6
姜亚男,张亚东,杨文浩,吴良泉,张桃香.
镁肥与添加剂施用后土壤镁迁移与淋洗特征研究[J]
.土壤,2021,53(1):80-87.
被引量:8
7
马志杰,张学科,白俊英,王金鹏,陈卫东.
设施条件下不同水氮用量对番茄生长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22):59-63.
被引量:3
8
朱希茹,姜润,连祎雯,黄成东.
肥料-土壤-作物系统镁-磷营养互作研究进展[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5):211-21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06
1
张巧萍,张玉亭,聂胜委,李太奎,寇长林,邹庆鹏,吕力哲.
信阳毛尖茶园土壤有机质和硫、镁含量研究[J]
.土壤通报,2015,46(1):153-156.
被引量:10
2
袁京,李国学,李荣花,李宁,杨帆.
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肥方法下的养分淋溶排污系数测算[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4):738-744.
被引量:11
3
温明霞,吴韶辉,王鹏,金国强,朱潇婷,石学根.
缺镁温州蜜柑果园的施镁效应研究[J]
.果树学报,2015,32(1):63-68.
被引量:21
4
陈丽飞,董然.
萱草属植物研究进展[J]
.北方园艺,2007(6):66-69.
被引量:26
5
关广晟,屠乃美,肖汉乾,朱列书,朱英华,王中美.
镁对烟草生长及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1):151-155.
被引量:28
6
纪雄辉,郑圣先,石丽红,廖育林.
洞庭湖区不同稻田土壤及施肥对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J]
.土壤学报,2008,45(4):663-671.
被引量:31
7
陈志丹,孙威江,陈泉宾.
茶园土壤性状与绿茶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J]
.茶叶科学技术,2009(1):16-19.
被引量:3
8
凌丽俐,彭良志,曹立,江才伦,淳长品,张广越,王振兴.
缺镁对北碚447锦橙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J]
.果树学报,2009,26(3):275-280.
被引量:17
9
何忠俊,马青,曾波,陈璐.
镁对滇重楼生长、养分吸收和总皂甙含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15(4):960-964.
被引量:25
10
张国,赵松义,相智华,关广晟,朱列书,朱英华.
湖南烤烟烟叶中镁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特征及关系分析[J]
.中国烟草科学,2009,30(4):52-55.
被引量:26
1
韩永亮,李世云,路正营,杨玉枫,崔红印.
邯郸市洋葱复种早熟棉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14(24):13-14.
2
陈玉远,王昌喜,张国权,林锋,王世梅.
无籽西瓜的无公害反季节规范化栽培技术[J]
.现代园艺,2013,36(15):36-37.
被引量:2
3
胡哲,杨加祥,孙加亮.
盐都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2014(10):69-69.
4
武兰芳,朱文珊.
试论中国种植制度改革与发展[J]
.耕作与栽培,1999,19(4):1-4.
被引量:16
5
董景平,高如嵩,唐拴虎.
汉中平坝区种植制度改革的研究[J]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1992,20(2):79-82.
6
张祥明.
淮北砂姜黑土地区种植制度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J]
.安徽农学通报,2001,7(1):50-51.
被引量:1
7
冀农宣.
我省农业部门力推棉菜复种5年内达到300万亩[J]
.河北农业,2008(6):4-4.
8
董合忠,李维江,唐薇,李振怀,张冬梅.
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体系的新发展[J]
.中国棉花,2003,30(12):2-4.
被引量:5
9
郑家国,杨文钰,池忠志,任万军,姜心禄,樊高琼,陈兴福.
四川盆地稻田周年高产高效种植模式[J]
.四川农业科技,2010(5):20-21.
被引量:6
10
张友明,温建荣.
板桥党参规范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236-237.
被引量:4
广西农业科学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