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建构中寻求认同 在信仰中追溯记忆——以卓仓藏族为个案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卓仓藏族社区为基点,分析卓仓藏族在族群建构方面自觉的信仰、礼仪习俗等,是如何强调尚存的某些印记与线索以防止社区淡化历史记忆.从而展现这个族群与周边民族在交往互动中如何维系自身的文化边界并以此作为群体成员的认同标准。
作者
羊措
羊中太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青海省海南州民族中学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4期130-134,共5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族群建构
信仰认同
文化边界
卓仓藏族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7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万建中.
对民间故事中禁忌主题的功能主义理解[J]
.民间文化论坛,2000(Z2):4-8.
被引量:6
2
刘复生.
族群问题三议——以藏彝走廊民族为例[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05-111.
被引量:3
3
周大鸣.
族群与文化论——都市人类学研究(上)[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0(2):23-30.
被引量:19
4
黎宗华.
论卓仓藏族的历史及文化特征[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26(2):14-22.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蒙默.
试论汉代西南民族中的“夷”与“羌”[J]
.历史研究,1985(1):11-32.
被引量:42
2
龚友德,李绍恩.
那马人的时空表述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1(2):46-48.
被引量:6
3
费孝通.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0(1):147-162.
被引量:456
4
李绍明.
唐代西山诸羌考略[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83-95.
被引量:41
5
孙宏开.
“邛笼”考[J]
.民族研究,1981(1):80-80.
被引量:14
6
王明珂.
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J]
.历史研究,2001(5):136-147.
被引量:504
7
明太祖实录.
8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1997.
9
孙宏开.川西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1983.
10
芮逸夫.云伍社会科学大辞典(第十分册),1975.
共引文献
27
1
杨文炯.
Jamaat地缘变迁及其文化影响──以兰州市回族穆斯林族群社区调查为个案[J]
.回族研究,2001(2):17-23.
被引量:16
2
吴其付.
藏彝走廊与遗产廊道构建[J]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48-53.
被引量:22
3
吴其付.
民族旅游与文化认同:以羌族为个案[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9(1):132-140.
被引量:34
4
万建中.
民间故事母题学研究概观[J]
.文化学刊,2010(6):99-103.
被引量:6
5
于鹏杰.
城市化过程中的族群与认同——以东莞族群研究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1(3):143-146.
被引量:1
6
范建军.
国企效益不佳原因浅析[J]
.现代企业,2000(2):35-36.
被引量:3
7
周舒娟,赵玲勤.
浅析民间故事中的“痞性”行为——以《田螺姑娘》为例[J]
.沧桑,2012(3):136-138.
被引量:1
8
曾雪飞,曹端波.
“蒙莎迪”苗族“解簸箕”仪式的音乐民族志考察与研究——仁怀市五马镇苗族“解簸箕”仪式为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2(3):47-57.
被引量:3
9
尕藏吉.
卓仓多元文化圈探析[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25-28.
10
向轼.
族群根基记忆与族群意识的建构和维系——以渝东南半沟苗族村为个案[J]
.贵州民族研究,2012,32(6):28-31.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8
1
韦浩明.
历史记忆中的瑶族自我认同--文化视野中的瑶汉族群关系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3):138-142.
被引量:5
2
刘芳.
离散与聚合——跨境“Hmong”人的族群认同[J]
.黑龙江民族丛刊,2009(6):143-146.
被引量:8
3
张永红,刘德一.
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2):5-9.
被引量:54
4
彭恒礼.
民间节日中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以广西壮族族群为例[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2):14-17.
被引量:12
5
明跃玲.
神话传说与族群认同——以五溪地区苗族盘瓠信仰为例[J]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3):91-94.
被引量:21
6
索端智.
历史事实·社会记忆·族群认同——以青海黄南吾屯土族为个案的研究[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1):91-95.
被引量:12
7
郑威.
社会记忆:民族文学作为族群叙事文本——以瑶族创世古歌《密洛陀》的族群认同功能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56-61.
被引量:10
8
巫达.
四川尔苏人族群认同的历史因素[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4):19-23.
被引量:16
9
俞云平,杨晋涛.
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的“祖籍记忆”初探[J]
.南洋问题研究,2006(3):57-66.
被引量:4
10
袁同凯.
广西融水苗人族源探析——兼论族群主观认同、族属客观标示与族群认同变迁[J]
.广西民族研究,2007(1):53-6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
1
王灿,李技文.
近十年我国族群认同与历史记忆研究综述[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23-26.
被引量:6
2
李技文,王灿.
我国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研究述评[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74-79.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马继.
黄河上游的苦芦湾人——一个包括回汉两族地域人群的认同和建构过程[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19,0(1):9-20.
2
文雅.
粤语及其社会族群认同感[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31(4):77-80.
被引量:1
3
唐欢.
旅游情境下的乡村仪式展演与族群认同:“他者”印象与“我群”意识重构——以萝卜寨羊皮鼓舞为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4):65-69.
被引量:3
4
王敏玲.
传统的承继与再造:大姚彝族“插花节”仪式乐舞活动的当代建构[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17(3):30-34.
被引量:1
5
朱洪斌.
走向历史的记忆——新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学的一个新趋向[J]
.思想战线,2021,47(4):98-105.
被引量:1
6
彭思涛,邓晓华.
苗族“鼓藏”文化内涵的人类学解读——基于互赠“礼物”的分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21(5):104-108.
被引量:1
7
张霄.
苗族反排木鼓舞的发展路向及活态保护研究[J]
.文化学刊,2018(12):160-163.
被引量:1
8
尹波涛.
拓跋部传说时代历史研究述评[J]
.西北民族论丛,2018,0(2):381-398.
被引量:1
1
苏林深.
随时随地都需要被认同的人,往往很虚弱[J]
.求学(文科版),2017,0(5):63-63.
2
杜树海.
历史的另一种面相——潜经回族族群认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J]
.广西民族研究,2006(2):69-75.
被引量:2
3
汤韵旋.
族群、族群认同与族群建构论的实践——以两岸客家和当代台湾族群建构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06(4):59-66.
被引量:8
4
蒋勋功.
领导干部要防止在寻求“认同”中迷失自我[J]
.领导科学,2010(19):14-15.
被引量:1
5
刘海涛,王凌霞.
族群建构与国家认同[J]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3):5-7.
被引量:1
6
张志远.
何为民族主义[J]
.商,2015,0(51):62-62.
7
段会平,吕永红.
跨越文化边界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构建[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2):66-70.
被引量:1
8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
族群与边界[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1):21-32.
被引量:177
9
杨富学,安玉军.
藏族、蒙古族、土族因素与裕固族的形成[J]
.青海民族研究,2016,27(2):107-110.
被引量:6
10
汪鲸.
族群建构中的想象与实践——以民国时期的广东回族为例[J]
.回族研究,2013(3):51-57.
被引量:4
青海社会科学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