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产教结合的办学模式下,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育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文结合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实践论述了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理念、内涵以及工学结合、多方联动育人模式的实施。
作者
李娅莉
机构地区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
出处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78-79,共2页
China Adult Education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培养模式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4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程迪,王亦军.
铁道车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7):12-13.
被引量:2
2
王立.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7):54-55.
被引量:32
3
王怀学,潘会波.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26):54-55.
被引量:24
4
朱蓉.
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与证券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30):13-14.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6
1
耿洁.
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1):30-32.
被引量:167
2
李忠华,姚和芳.
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5):11-12.
被引量:100
3
陈解放.
“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
.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4-36.
被引量:443
4
钟忻.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9):41-42.
被引量:70
5
赵振然.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9):60-60.
被引量:2
6
张小建.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 加速培养高技能人才 开创职业培训新局面——在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视频会上的讲话[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11):5-7.
被引量:33
共引文献
94
1
户凤荣.
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J]
.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25(3):152-152.
2
李宁.
浅析高职“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思想教育[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185-186.
被引量:2
3
王云清,迟亮.
谈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工学结合[J]
.魅力中国,2009(35):366-366.
4
刘新灵.
浅谈高职教育工学结合教学模式[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31-32.
5
李岳.
高职院校金融学科改革探讨[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6(3):45-49.
被引量:1
6
康娜,赵海军.
构建校企合作的平台 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J]
.中国商界,2008(10):202-202.
被引量:4
7
梁小婉.
基于“工学结合”的现代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6):53-56.
被引量:13
8
陈斌,王永莲,杨小燕.
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外部影响因素分析——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报告[J]
.职业教育研究,2008(2):23-24.
被引量:2
9
周雪梅.
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工学并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内江科技,2008,29(10):144-145.
被引量:8
10
庞茂,杨龙海.
汽修专业“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尝试[J]
.中等职业教育,2009(4):16-17.
同被引文献
13
1
念腾飞.
浅谈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
.成功,2010(12):251-251.
被引量:3
2
黄亚妮.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8):15-18.
被引量:121
3
耿洁.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3(8):13-15.
被引量:159
4
宗彬花.
中职校企合作现状、现存模式及突出问题分析[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72-73.
被引量:18
5
国务院.关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6
李双雁.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述评[J]
.职教论坛,2008,24(13):42-44.
被引量:12
7
朱春辉.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
.教育与职业,2009(17):51-52.
被引量:15
8
冯晓波.
美国的校企合作教育[J]
.职业教育研究,2011(4):177-178.
被引量:11
9
郝建锋.
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31-34.
被引量:3
10
谢芳,唐玲玲,陈艳红,缪华昌.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瓶颈分析[J]
.时代教育,2016,0(19):47-4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高现伟.
商务英语专业校企联合模式博弈论分析[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51-53.
被引量:3
2
姜光丽,唐阚勇.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以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畜牧兽医分院为例[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30(2):30-32.
被引量:3
3
周虹.
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4,11(31):149-150.
被引量:1
4
张宏义.
中职学校“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
.陕西现代职业教育研究,2019,0(4):16-17.
5
何云飞,王舜,陈伟,李智海.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西双版纳州地区为例[J]
.职业教育,2023(28):72-75.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陈宏智,张自富,陈培荣.
畜牧兽医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运行机制与模式探讨[J]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2(4):149-151.
被引量:1
2
赵晶,陈丽娟,韩莹,刘斌,张万友.
中医美容专业高职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初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1):115-117.
3
王芳,徐莉,李慧.
从合作博弈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4):76-77.
4
成启明.
京津冀地区动漫人才需求调研及对策分析[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6,21(1):67-70.
5
林大专,惠春.
校院(企)合作下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静脉配液综合实训课程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28-130.
被引量:2
6
姚瑞.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英语专业教学探讨[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4):135-136.
被引量:2
7
罗蕙.
大学生“预就业”模式博弈论分析[J]
.现代经济信息,2014,0(3X):318-319.
1
赵爱祥.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探析[J]
.考试周刊,2011(69):196-197.
2
深化改革 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07,0(22):75-75.
3
郭伟.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纪实[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4(18):48-48.
4
詹勇虎.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15):21-22.
被引量:3
5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J]
.中国成人教育,2012(12).
6
周利群.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0(12):114-115.
被引量:14
7
严新仁.
校企合作育人的路径探索——以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为例[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6):23-25.
被引量:1
8
王振洪.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18):75-77.
被引量:19
9
王萍.
浅谈电子专业工学结合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8(2):175-175.
10
宋玉春.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时代文学(上半月),2009,0(6):212-213.
被引量:1
中国成人教育
2010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