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学教育基金会的兴起,不仅代表着中国非营利组织的成长以及公民社会的初步萌芽,使得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面临深刻的变化和调整,还要求以公民个人权利为基础、以民间组织为要素的社会进一步获得自主性。从社会互构的角度来看,就是通过与企业、捐赠者、志愿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82-86,共5页
Theory Monthly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0BSH04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