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刍论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分布集中的民族之一,其以原生态"侗族大歌"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建立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普查机制、展示机制、传承机制、研究机制、发展机制等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转,将为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
胡艳丽
曾梦宇
机构地区
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凯里学院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51-153,共3页
Forward Position
基金
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凯里学院院级重点课题<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传承
保护和开发研究>
阶段性成果之一
关键词
侗族
文化
保护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37
1
卞利.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文化遗产,2010(4):24-30.
被引量:31
2
方暨申.
侗族拦路歌的收集与研究报告[J]
.音乐研究,1958(4):80-91.
被引量:20
3
张中笑.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思绪录[J]
.中国音乐学,1996(3):23-30.
被引量:9
4
邓敏文.
桃源深处是侗乡——《侗款研究》引论[J]
.民族文学研究,1992,10(4):80-83.
被引量:2
5
杨权,郑国乔,杨通银.
中美学者合作的结晶——《侗台语比较研究:台语支以外的语言调查》述评[J]
.贵州民族研究,1991,11(2):142-145.
被引量:1
6
向零.
洞款乡规及其演变——对侗族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及其演变的探讨[J]
.贵州民族研究,1989,9(3):6-14.
被引量:12
7
杨志一.
侗学研究的新力作——评《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1995,13(2):85-86.
被引量:1
8
廖开顺,石佳能.
侗族“月亮文化”的语言诠释——评张泽忠小说集《山乡笔记》[J]
.民族文学研究,1994,12(2):47-51.
被引量:10
9
唐晓峰.
长城内外是故乡[J]
.读书,1998,0(4):124-128.
被引量:14
10
徐新建.
“侗歌研究”五十年(上)[J]
.民族艺术,2001(2):122-139.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5
1
胡艳丽.
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保护、传承和开发初探[J]
.学理论,2011(11):122-123.
被引量:3
2
胡艳丽,曾梦宇.
跨省际少数民族“非遗”存续路径研究——以侗族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2):36-40.
被引量:6
3
卢璐.
关于建立大南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构想[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11):98-100.
4
唐婷婷,吴兴帜,路晓龙.
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中的原真性选择——以大理剑川沙溪古镇文化遗产为例[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5):98-103.
被引量:2
5
徐新建,郑玮.
从“跨省侗乡”到“中国侗族”——侗学研究的表述贡献[J]
.贵州社会科学,2021(3):98-10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2
1
胡艳丽,曾梦宇.
高速交通视野下侗族“非遗”存续方略研究[J]
.学术论坛,2012,35(10):71-75.
被引量:3
2
庹继光.
传播学视阈下的土家梯玛及其神歌[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4(11):142-145.
被引量:5
3
冉红芳,田敏.
“西兰卡普”:从传统走向现代——土家织锦文化遗产发展中的理性思考[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5(5):54-58.
被引量:12
4
罗丹.
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湘西苗绣为例[J]
.美术教育研究,2016(20):29-30.
被引量:2
5
赵立新,罗娅妮.
将剑川县纳入洱海流域生态保护规划区可行性探析[J]
.云南科技管理,2017,30(2):41-43.
6
钱梦琦.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研究综述(下)[J]
.非遗传承研究,2018,0(2):19-26.
7
胡玉丽.
基于移动终端的醒狮文化数字化路径的研究[J]
.大观(论坛),2019,0(10):161-162.
被引量:2
8
李晓松.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J]
.民俗研究,2020(3):33-45.
被引量:14
9
闫艺,李雪军.
“一带一路”背景下少数民族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机制研究——以新疆地区为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21,38(1):96-104.
被引量:40
10
黄煜欣.
侗族“侗寨·五娘”的基本内涵与文化特征[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32):109-112.
1
孙书振,宋昭瑞.
应尽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普查机制[J]
.北京统计,2002(8):36-36.
2
季林华.
城关镇普查机制改革初探——由基本单位普查所引发的思考[J]
.江苏统计,2003(3):44-45.
3
欧阳小清,吴平.
让基层成为集才聚智的广阔天地[J]
.当代江西,2015,0(1):39-39.
4
推进“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的有关情况[J]
.社区,2015,0(7):29-29.
5
常邦,郭林峰.
对“两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的探讨[J]
.科教文汇,2012(12):197-198.
6
袁济喜.
加强实验区建设 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08(19):33-34.
被引量:1
7
王婴.
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的发展历程与启示[J]
.江苏社会科学,2002(3):48-52.
被引量:15
8
于真,严家明.
社会机制研讨会观点综述[J]
.社会科学,1990(8):80-46.
9
"全国社区管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中期工作交流会"召开[J]
.社区,2013(21):11-11.
10
尹秀英.
日照市健全城乡社区分层次协商制度[J]
.中国民政,2016(14):47-47.
被引量:1
前沿
2010年 第2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