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交响套曲整体结构的重组性思维——关于马勒交响曲中的“乐章分组”现象及其相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勒作为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典型代表,其交响曲作品在乐章的数量、功能及相互关系等方面与传统交响曲有着较大不同,而整体结构中的"乐章分组"现象及其所带来的套曲整体结构重组问题,更成为了其中独特而突出的曲式特点。本文从"乐章分组"现象入手,对马勒交响曲作品的整体结构进行了分析。
作者
符方泽
机构地区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
出处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4期56-59,81,共5页
Journal of Tianjin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马勒
交响曲
曲式
乐章分组
结构重组
分类号
J614.3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8
1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The New Grove Dictiorls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2001年版),第12卷.
2
[英] 肯尼迪、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The Coll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usic)第四版,唐其竞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3
杨儒怀.《论边缘由式》,《音乐分析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4月第一版.
4
李秀军,王平.
马勒——通往二十世纪的重要作曲家[J]
.人民音乐,1993(7):32-33.
被引量:4
5
李秀军.
再论马勒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影响[J]
.音乐研究,2002(1):85-89.
被引量:3
6
李秀军.《生与死的交响曲--马勒的音乐世界》,三联书店,2005年8月北京第一版.
7
[德] 布鲁诺·沃尔特(B.walter)著.《古斯塔夫·马勒》,马楠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1月北京第一版.
8
用化.《马勒--19世纪最后的浪漫主义代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第一版.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李秀军,王平.
马勒——通往二十世纪的重要作曲家[J]
.人民音乐,1993(7):32-33.
被引量:4
2
李秀军.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三交响曲[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7(4):59-7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5
1
李秀军.
再论马勒对20世纪西方音乐的影响[J]
.音乐研究,2002(1):85-89.
被引量:3
2
金美琳.
19世纪晚期德奥艺术歌曲特征——以古斯塔夫·马勒艺术歌曲为例[J]
.音乐创作,2017(5):142-143.
被引量:2
3
池瑾璟.
改革开放40年西方音乐史研究综述[J]
.音乐探索,2018(4):132-144.
被引量:2
4
李菁.
马勒音乐中的反讽叙事研究[J]
.黄河之声,2019(24):80-80.
5
陈晶霞,王婷婷.
生与死的探索——马勒《亡儿之歌》第一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J]
.音乐生活,2021(3):84-86.
同被引文献
8
1
陈建华.
交响乐队中的大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8(2):15-18.
被引量:5
2
列.古洛夫,马稚甫.
交响乐队以及各种风格的管弦乐写法的发展——简单的历史回顾[J]
.音乐研究,1958(4):41-52.
被引量:1
3
杨立青.
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五—六)[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87(4):69-86.
被引量:8
4
孙国忠.
马勒交响曲的哲理内涵[J]
.中国音乐学,1989(4):77-85.
被引量:11
5
符方泽.
马勒交响曲中的“递延”现象研究--以马勒“器乐三部曲”为例[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2):115-128.
被引量:4
6
弓璐璐.
论马勒交响曲创作中的死亡情结[J]
.神州,2010(10Z):42-43.
被引量:1
7
杨燕迪.
马勒的“后现代”意味[J]
.艺术评论,2011(5):15-18.
被引量:6
8
孙丝丝.
视角演变与观念实践——从马勒及其交响曲研究看西方历史音乐学个案写作的学术走向[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3):78-8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刘昊.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乐队中小号的运用[J]
.音乐时空,2014,0(21):75-75.
被引量:2
2
陈钒.
简论马勒交响曲风格[J]
.艺术科技,2016,29(3):181-18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家林.
小号在交响乐队中的作用与地位分析[J]
.音乐时空,2015,0(20):88-88.
被引量:1
2
宋胤.
浪漫主义时期交响乐中小号声部创作研究[J]
.戏剧之家,2015(16):71-72.
1
可汲.
北京国际音乐节浮出水面[J]
.音乐爱好者,2002(9):61-61.
2
王志敏.
浅论马勒交响曲的突破与创新[J]
.东方艺术,2004(9):94-95.
3
鲍庆红.
新时代的马勒最强音(续)——评格言耶夫的马勒交响曲现场版系列[J]
.无线电与电视,2010(12):72-75.
4
吕华.
键盘上的咏叹调——浅析李斯特歌剧改编曲《弄臣》的写作风格[J]
.戏剧文学,2010(8):102-104.
被引量:3
5
鲍庆红.
新时代的马勒最强音——评格吉耶夫的马勒交响曲现场版系列[J]
.无线电与电视,2010(10):75-78.
6
彭志敏.
从《E大调交响曲》到《第七交响曲》——纪念柴科夫斯基诞辰160周年[J]
.音乐研究,2000(3):60-70.
7
郑红.
漫谈莫扎特的音乐创作[J]
.黄河之声,1997,0(2):18-19.
被引量:1
8
项筱刚.
朱践耳的四部交响曲及其创作思想[J]
.音乐研究,2000(3):30-45.
被引量:3
9
黄大.
20世纪的交响曲的多元化发展[J]
.北方音乐,2010,30(4):4-5.
10
杨凌超.
由小步舞曲到谐谑曲——论交响曲第三乐章的演变[J]
.甘肃高师学报,2002,7(1):36-38.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