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河岸》:为生活立心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苏童向来被视为“新历史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如张清华在《十年中国新历史主义思潮回顾》一文中将其《妻妾成群》和《红粉》等作为“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典范加以分析,并认为他的《武则天》鼓荡了“商业化的‘游戏历史主义’”写作。
作者
赵强
机构地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2-96,共5页
关键词
新历史主义小说
生活
《妻妾成群》
《武则天》
代表作家
《红粉》
张清华
商业化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201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3
1
张清华.《十年中国新历史主义思潮回顾》[J].钟山,1998,(4).
2
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苏童论》,《当代小说二十家》,三联书店2006年叛.第106-127页.
3
苏童.《梦中的梦想》,《我的帝王生涯》,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4
周新民,苏童.
打开人性的皱折——苏童访谈录[J]
.小说评论,2004(2):25-35.
被引量:140
5
苏童,张翎,朵渔,张承志,郜元宝,笛安.
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专辑[J]
.当代作家评论,2010(4):191-200.
被引量:4
6
苏童.
关于《河岸》的写作[J]
.当代作家评论,2010(1):48-49.
被引量:16
7
张未民.
回家的路 生活的心——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美学的“生活论转向”[J]
.文艺争鸣,2010(11):48-55.
被引量:21
8
王德威.
河与岸——苏童的《河岸》[J]
.当代作家评论,2010(1):50-52.
被引量:28
9
沈杏培.
我们如何叙述文革——以苏童新作《河岸》的解读为例[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1):70-76.
被引量:4
10
吴义勤.
罪与罚——评苏童的长篇新作《河岸》[J]
.扬子江(评论),2009(3):3-7.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毕飞宇,汪政.
语言的宿命[J]
.南方文坛,2002(4):26-33.
被引量:89
2
胡河清.
论格非、苏童、余华与术数文化[J]
.当代作家评论,1992(5):36-42.
被引量:12
3
李锐.
重新叙述的故事[J]
.文学评论,1995(5):42-44.
被引量:11
4
苏童,东城.
河岸[J]
.太湖,2009,0(4):96-100.
被引量:8
5
苏童.苏童谈新作《河岸》--写"性"是最大难度[EB/OL].http://china.com.cn 2009-04-10.
6
都建.文革四十年祭·2006北京文化大革命研讨会全记录[M].北京:溪流出版社,2006.
7
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8
徐友渔.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9
苏童.河岸.中华文学选刊,2009,(3).
10
安东尼·吉登斯.民族一国家与暴力[M].胡宗泽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共引文献
201
1
梁晓萍,陈恩诚.
跨越中介,实现有厚度的感性——本体论生活美学的理论定位[J]
.中国美学研究,2023(1):345-359.
2
王明宪.
反叛的先锋——苏童论[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1(1):212-220.
3
张宇宁.
颓丽而璀璨——苏童家族小说的意象叙事研究[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6):83-85.
4
曹霞.
“70后”作家的情感结构与叙事诗学——以魏微创作为例[J]
.文学评论,2021(2):89-97.
被引量:5
5
陈意乔.
从小说到电影的欲望叙事转换——以苏童小说被改编为电影为例[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23,39(1):109-115.
6
张玲.
论苏童小说的悲剧性[J]
.文教资料,2008(28):174-176.
7
周莉.
苏童“香椿树街系列”小说中的少年成长的三个关键词[J]
.文教资料,2007(7):118-120.
被引量:1
8
陈娇华.
颓败历史中的家族寓言——对新历史小说家族叙事发展概况的一个描述[J]
.兰州学刊,2010(2):147-152.
被引量:1
9
张琳.
“逃离”——论苏童长篇新作《河岸》[J]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4):62-63.
10
程光炜.
由先锋小说的“改写”现象说起——我看苏童小说《妇女生活》[J]
.长城,2010(3):155-163.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44
1
郝敬波.
大众故事与先锋创新的向度追求——从苏童及其小说《红粉》谈起[J]
.艺术广角,2004(2):10-13.
被引量:2
2
苏童.
关于写作姿态的感想[J]
.时代文学,2003(1):59-60.
被引量:12
3
张学昕.
灵魂的还乡──论苏童的小说《米》[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61-63.
被引量:14
4
张学昕.
想象与意象架设的心灵浮桥——苏童小说创作论[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1(4):60-62.
被引量:16
5
张清华.
死亡之象与迷幻之境──先锋小说中的存在/死亡主题研究[J]
.小说评论,1999(1):27-34.
被引量:9
6
摩罗,侍春生.
逃遁与陷落──苏童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8(2):12-20.
被引量:31
7
陈晓明.
反抗危机:论“新写实”[J]
.文学评论,1993(2):88-100.
被引量:49
8
陈晓明.
最后的仪式——“先锋派”的历史及其评估[J]
.文学评论,1991(5):128-141.
被引量:50
9
李其纲.
苏童放飞的姐妹鸟[J]
.文学评论,1989(3):92-97.
被引量:6
10
彭基博.
价值·立场·策略——苏童文本论[J]
.当代作家评论,1993(2):59-6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冯妮.
先锋·历史·现实——多重视野下的苏童小说研究[J]
.当代文坛,2014(4):31-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潘菁.
生命难以承受之重——以先锋小说中的生命意识为例[J]
.语文建设,2016,0(1Z):49-50.
1
张剑平.
略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武则天》[J]
.郭沫若学刊,2009(3):39-43.
被引量:1
2
闫恩虎.
有关逝去女人的文字[J]
.散文诗,2000,0(2):55-56.
3
吴中华.
创作总是注满激情——赵玫访谈记[J]
.文学自由谈,2002(4):26-27.
4
梁海.
“先锋”与“古典”的诗性合谋——重读苏童的《妻妾成群》和《红粉》[J]
.作家,2009,0(15):115-120.
被引量:3
5
张展.
香殇(四幕话剧)——根据苏童小说《红粉》改编[J]
.戏剧丛刊,2008(6):45-52.
6
冯晓燕.
试论苏童笔下的女性悲剧及成因[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3(7):63-64.
被引量:2
7
郑佳蔚.
苏童小说《红粉》人物分析[J]
.文学教育,2012(16):107-107.
8
卢春芳.
不一样的叙事节奏——小说《红粉》的电影改编生成[J]
.北方文学(中),2013(9):91-92.
9
洪艳.
论《红粉》中的宿命书写[J]
.北方文学(中),2012(3):117-118.
10
黄东添.
苏童面对面:作家就是卖梦的人[J]
.少年写作(小作家),2010(8):15-17.
文艺争鸣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