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粘胶基炭纤维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8世纪中期,英国人约瑟夫·斯旺(J·Swon)和美国人爱迪生(E·Tdisin)利用棉、竹等天然纤维素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制造炭丝,试制电灯的灯丝。世界上第一盏电灯的灯丝就是用爱迪生制造出的炭丝。之后,由于发明了钨丝的制造方法,它更有效地将电能转换为光...
出处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9-79,共1页
New Carbon Materials
关键词
粘胶基炭纤维
炭纤维
分类号
TQ342.742 [化学工程—化纤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76
1
张慧慧,郭利伟,邵惠丽,胡学超.
炭黑填充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其用于炭纤维原丝的研究初探[J]
.新型炭材料,2004,19(3):172-178.
被引量:15
2
李辉,温月芳,杨永岗,刘朗.
磷氮硼(PNB)系催化剂处理对粘胶纤维热裂解行为的影响[J]
.新型炭材料,2004,19(4):254-260.
被引量:2
3
王延相,王成国,朱波,何东新,井敏,王强.
聚丙烯腈基炭纤维制备过程中的表面形态和结构研究[J]
.新型炭材料,2005,20(1):51-57.
被引量:20
4
王维波,林瑞峰,李学萍,肖绪瑞.
表面改性碳纤维电极的STM微观形貌分析[J]
.电源技术,1995,19(3):1-3.
被引量:2
5
胡天苗,杨乃恒,褚星,马自力,庞世瑾.
碳纤维结构的STM观察研究[J]
.真空,1995,32(4):8-13.
被引量:3
6
董纪震 罗鸿烈 等.合成纤维生产工艺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6.101.
7
潘组仁.高分子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8
立早.炭纤维[J].新型炭材料,1998,13(2):79-79.
9
贺福 王茂章.炭纤维制造、性能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2-35.
10
贺福 杨永岗.突破炭纤维产业化的“瓶颈”原丝已是当务之急[A].新型炭材料编辑部.第五届全国新型炭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四川绵阳,2001.44-47.
引证文献
7
1
李新莲,温月芳,杨永岗.
有机硅添加剂对热处理粘胶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新型炭材料,2005,20(3):255-260.
被引量:1
2
吴琪琳,龚静华,张志海,潘鼎.
催化处理Lyocell纤维在热解过程中的结构与性能变化[J]
.新型炭材料,2007,22(1):47-52.
被引量:3
3
李辉,温月芳,杨永岗,刘朗,张兴华,郭建强.
复合催化剂中有机硅组分在粘胶基碳纤维制备中的作用[J]
.合成纤维,2007,36(10):19-22.
被引量:1
4
李杰,吴妤时,李中,季涛.
粘胶基防火阻燃面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产业用纺织品,2009,27(8):22-26.
5
吴琪琳,潘鼎.
Lyocell基炭纤维表面微结构的STM研究[J]
.新型炭材料,2003,18(3):209-213.
被引量:3
6
吴雪平,杨永岗,凌立成,李永红,贺福.
丙烯腈-丙烯酰胺溶液共聚合及其产物热性能研究[J]
.新型炭材料,2003,18(3):196-202.
被引量:16
7
刘庆丰,吕春祥,李永红,杨永岗,贺福,凌立成.
两种粘胶纤维在惰性气氛中非等温裂解反应的研究(英文)[J]
.新型炭材料,2003,18(4):305-309.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吴勇,李文刚.
AIBN对P(AN-co-IA)共聚物性能影响的研究[J]
.合成技术及应用,2008,23(3):16-19.
2
李春花,徐纪刚,程春祖,韩晖,王荣民.
溶喷法制备纤维素非织造布[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31(2):165-170.
被引量:2
3
张慧慧,郭利伟,邵惠丽,胡学超.
炭黑填充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其用于炭纤维原丝的研究初探[J]
.新型炭材料,2004,19(3):172-178.
被引量:15
4
李新莲,温月芳,杨永岗.
有机硅添加剂对热处理粘胶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J]
.新型炭材料,2005,20(3):255-260.
被引量:1
5
王永强,顾业强.
近代仪器分析在高聚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27-31.
被引量:1
6
邢健敏,李芬芳,梁逸曾.
丙烯腈/丙烯酰胺/苯乙烯三元共聚超滤膜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2):209-211.
7
张爱霞,周勤,曾向宏,陈莉.
2005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06,20(3):120-137.
被引量:3
8
张寿春,温月芳,杨永岗.
丙烯腈-衣康酸铵共聚竞聚率的测定及共聚组成的控制[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6,31(4):25-29.
被引量:6
9
田俊莹,杨文芳,顾振亚,王乐军,马君志.
阻燃粘胶纤维中铝含量的测定[J]
.纺织学报,2006,27(12):66-69.
被引量:2
10
李辉,温月芳,杨永岗,刘朗,张寿春,范军亮.
硫酸铵/氯化铵处理对粘胶纤维热裂解行为的影响[J]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2006,31(6):22-26.
被引量:1
1
刘海玉,朱岿立,潘鼎,黄永秋.
缺陷对粘胶基炭纤维强度的影响及补强处理方法[J]
.合成纤维工业,2000,23(2):46-49.
被引量:1
2
徐洪新,罗纲.
粘胶基炭纤维毡的制备[J]
.辽宁化工,2001,30(11):472-473.
被引量:2
3
顾伟,潘鼎.
粘胶基碳纤维[J]
.新型炭材料,1996,11(3):9-12.
被引量:8
4
吴琪琳,陈惠芳.
张力对粘胶基炭纤维性能的影响[J]
.新型炭材料,1998,13(2):21-24.
被引量:2
5
陈宇晗,吴琪琳,潘鼎.
补强前后粘胶基炭纤维中的分形[J]
.炭素,2006(3):34-37.
被引量:1
6
夏春霞,闫亚明,贺福,邓蜀平.
粘胶基炭纤维技术经济问题浅析[J]
.新型炭材料,2001,16(2):61-65.
被引量:10
7
吴庆,陈惠芳,潘鼎.
电化学氧化对炭纤维界面性质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2):147-150.
被引量:1
8
杨昕,陈惠芳,潘鼎.
热解条件对粘胶基炭纤维(RCF)抗拉强度的影响[J]
.炭素,2001(4):23-28.
被引量:1
9
程朝歌,石彦平,陈师,吴琪琳.
不同活化温度下粘胶基炭纤维的拉曼光谱研究[J]
.炭素技术,2016,35(1):11-14.
被引量:6
10
彭平,李效东,何迎春,刘秀英,冯春祥.
由化学改性粘胶丝快速制备连续炭纤维新工艺的研究[J]
.炭素,1997(4):17-22.
新型炭材料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