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研究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研究相关概念的使用复杂、混乱,一些重要概念尚未厘清。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研究的相关概念需要在弄清其外延的基础上进行定义,在本研究的论域中,外延最大的是"民族电影",接下来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其次是"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再次是"少数民族作家电影"。
作者
程郁儒
机构地区
云南财经大学传媒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0年第6期139-144,共6页
Ethnic Art Studies
关键词
少数民族电影
概念
分类号
J91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103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4
参考文献
8
1
藤森猛.新中国电影中"民族化"的一面--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电影的发展(中国21:199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赵仲牧.一种文化构造理论及其研究方法的模型[A].张文勋主编.民族文化学论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3
何明.试析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构成要素[A].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4
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A].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C].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
5
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A].郦苏元,胡克,等.新中国电影50年[C].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6
李晓峰.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59-65.
被引量:21
7
程郁儒.
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J]
.思想战线,2009,35(5):56-60.
被引量:10
8
舒晓鸣.
千秋功罪 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J]
.电影,1999,0(5):8-10.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何其芳.
优美的歌剧《刘三姐》[J]
.文学评论,1960(5):6-13.
被引量:8
2
胡菊彬,姚晓濛.
新中国电影政策及其表述(上)[J]
.当代电影,1989(1):9-17.
被引量:19
3
舒晓鸣.
千秋功罪 谁人评说──谈“十七年”中国电影的历史评价[J]
.电影,1999,0(5):8-10.
被引量:5
4
李二仕.
地域文化与民族电影[J]
.电影艺术,2005(1):51-57.
被引量:30
5
干学伟,张悦.
由《内蒙春光》到《内蒙人民的胜利》[J]
.电影艺术,2005(1):58-60.
被引量:8
6
李晓峰.
民族国家话语对个人话语的消解——从《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到《草原上的人们》[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4):60-65.
被引量:2
7
李晓峰.
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发生[J]
.民族文学研究,2007,25(1):59-65.
被引量:21
8
《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1935年12月20日),载中共中央统战部编.《民族问题文献汇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323页.
9
俞小一.《中国电影年鉴2006》,北京:中国电影年鉴社,2006年,警592页.
10
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郦苏元等主编.《新中国电影50年》,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第259页.
共引文献
35
1
王芳,王建斌.
论十七年电影音乐的艺术成就[J]
.电影文学,2008(24):207-207.
被引量:3
2
廖国强.
文庙与云南文化[J]
.云南社会科学,2006(2):112-116.
被引量:13
3
林进桃,刘纪新.
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奇葩——重论电影《刘三姐》[J]
.四川戏剧,2009(1):106-108.
被引量:12
4
赵玉珍,张天伟.
浅谈“十七年电影”中的“高、大、全”[J]
.电影文学,2009(14):34-35.
5
程郁儒.
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J]
.思想战线,2009,35(5):56-60.
被引量:10
6
杨忠国.
论十七年电影音乐的创作成就与趋向[J]
.电影文学,2010(3):122-123.
被引量:1
7
樊义红.
近年来民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3(4):88-93.
被引量:3
8
袁守颖.
影视《五朵金花》中白族文化生活的艺术诠释[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3):21-21.
被引量:2
9
樊义红.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中的文体与民族认同建构[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30-136.
被引量:1
10
赵锐.
从苗族文学“蔓萝花”的电影改编看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的形成[J]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5):76-79.
同被引文献
103
1
田景丰.
《五朵金花》的喜剧创新及民族特色[J]
.电影评介,2007(20):42-43.
被引量:3
2
邹华芬.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身份认同表述[J]
.电影文学,2008(7):14-15.
被引量:24
3
王珍,冯学民.
试论美国电影与美国民族性格[J]
.电影文学,2007(13):76-76.
被引量:4
4
钟惦棐.
中国电影艺术必须解决的一个新课题:电影美学[J]
.文艺研究,1981(4):42-46.
被引量:16
5
袁智忠.
试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电影[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7(1):73-76.
被引量:3
6
胡菊彬,姚晓濛.
新中国电影政策及其表述(上)[J]
.当代电影,1989(1):9-17.
被引量:19
7
艾溪.
纪实与表现的结合——影片《盗马贼》摄影浅析[J]
.当代电影,1985(6):67-71.
被引量:5
8
王希恩.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
.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04
9
王宜文.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历史与境遇[J]
.当代电影,2004(6):111-113.
被引量:10
10
贾冀川.
民族电影:全球化语境下的困惑与命运[J]
.当代电影,2004(6):122-12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2
1
李春.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特殊性及流变[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3):171-176.
被引量:2
2
陈旭光,胡云.
文化想像、身份追寻与“差异性”的文化价值取向——论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价值与路向[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22-32.
被引量:23
3
胡谱忠.
命名与修辞: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元问题”[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02-112.
被引量:9
4
陈旭光,郝哲.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意识形态构建与类型性的隐性承续及开拓[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4):13-23.
被引量:12
5
焦道利.
全媒体语境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生态[J]
.当代电影,2015(2):138-141.
被引量:9
6
胡佳.
少数民族电影中的服饰文化探索[J]
.美术界,2015,0(11):89-89.
7
康磊.
“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影片的情感记录[J]
.电影文学,2016(5):7-9.
8
袁一民.
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构建及产业特征与发展[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37(4):163-167.
被引量:2
9
邢飞.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定义再讨论[J]
.中华文化论坛,2016,0(10):167-171.
被引量:1
10
周文婷.
叙事学视域下回族题材电影的发展策略[J]
.电影文学,2017(7):26-28.
二级引证文献
64
1
张慨,魏媛媛.
中国当代地域电影研究综述[J]
.电影理论研究(中英文),2020(2):49-63.
被引量:3
2
于代松,王梓璇,海啸.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行商文化的思考——以甘肃省张家川县为例[J]
.丝路百科,2024(8):53-57.
3
周星.
市场经济环境中民族电影的精神价值[J]
.民族艺术研究,2012,25(5):30-35.
4
陈旭光,赵立诺.
2012:“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发展与年度创作评述[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4):112-118.
被引量:1
5
张智华.
新世纪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表现方法与产业发展[J]
.民族艺术研究,2014,27(3):72-76.
被引量:1
6
庄君.
谈我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6):164-164.
7
杨雪团.
传统民族文化的电影化叙事策略探析[J]
.当代电视,2018(12):99-101.
被引量:1
8
石嵩.
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跨文化书写:理论范式流变与新时代路径[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12):184-190.
被引量:5
9
宋瑶.
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初探[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5):15-20.
被引量:2
10
焦道利.
新世纪以来中国纪实风格影视作品的美学特征[J]
.当代电影,2015(7):128-131.
被引量:1
1
佳明.
五彩祥云──散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J]
.中国民族,2001(12):12-17.
被引量:5
2
故小城,田爱民.
电影节之后[J]
.湖南文学,2011,0(3X):19-20.
3
林少雄.
纪实影片相关概念辨析及影响“纪实”的几个要素[J]
.江苏社会科学,2010(6):221-226.
被引量:7
4
江正云,李松.
戏曲现代戏相关概念辨析[J]
.学习月刊,2013(14):23-24.
5
高晓娜.
中国式的“作家电影”[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4):22-24.
被引量:1
6
郭岩.
浅谈刘震云的“作家电影”[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5):96-98.
7
邢飞.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定义再讨论[J]
.中华文化论坛,2016,0(10):167-171.
被引量:1
8
孙昌建.
作家电影[J]
.作家,2000(11):26-30.
9
电影新作1983年总目录[J]
.电影新作,1983(6):95-96.
10
寅睿.
从“他说”到“我讲”: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成长记[J]
.大众电影,2016,0(12):90-95.
民族艺术研究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