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互联网对大学生心智成长的挑战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社会,特别是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卓有成效地加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人为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开辟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心智成长方面的积极作用,弱化其负面效应,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网络才是治本之策。
作者
赵弘
机构地区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天府新论》
CSSCI
2011年第1期159-160,F0003,共3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网络
心智成长
现状
思考
分类号
B844.2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7
参考文献
9
1
陈锦,陈文婕.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
.科教文汇,2009(19):75-76.
被引量:12
2
田益民.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综述[J]
.南方论刊,2007(12):65-67.
被引量:26
3
余文玉,胡国进.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路[J]
.教育学术月刊,2009(1):76-76.
被引量:6
4
刘秀伦.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被引量:55
5
徐晓芳,郭德华,周群.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J]
.江西教育科研,2006(4):25-25.
被引量:23
6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http://tech.qq.com/zff2009/cnnic24/,2009-07-16.
7
丛日云.信息时代民主的新趋向[OL].http://criyun.blog.hexun.com/21907134_d.html,2008/08/09.
8
张皓.互联网发展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刍议[OL].http://xsc.neu.edu.cn/dwjs/ShowInfo.asp?InfoID=56.
9
罗琼艳.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与实践研究[OL].http://www.xfhs.cn.2005/06/05.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郑显亮.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14-116.
被引量:12
2
葛宝岳,宋英.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4):25-27.
被引量:13
3
陈晓红.
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互动”模式[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5(2):39-42.
被引量:7
4
魏荣,魏婧.
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
.琼州大学学报,2004,11(4):25-26.
被引量:19
5
王献敏,梁淑英.
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
.南昌高专学报,2004,19(4):81-82.
被引量:7
6
郑翔.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的思考[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5,3(2):125-128.
被引量:7
7
刘秀伦.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5):53-55.
被引量:55
8
昝玉林.
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
.中国青年研究,2005(7):68-71.
被引量:36
9
孟勇.
论网络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
.中国成人教育,2005(7):43-44.
被引量:8
10
戴晴晴.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梯队”网络工作机制的建立与完善[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5):112-113.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12
1
李婉璐.
短视频传播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
.国际公关,2020,0(1):112-112.
被引量:3
2
梁海彬.
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179-182.
被引量:13
3
李美瑛,刘洪.
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55-58.
被引量:2
4
李惠民.
开放教育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1(2):54-56.
被引量:2
5
邱勇强.
试析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J]
.传承,2009,0(10):110-111.
被引量:1
6
孟万金.
和谐社会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支持系统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5(12):70-74.
被引量:5
7
陶玉芳,江立成.
试论大学生心理危机应急“绿色通道”的构建[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1):97-100.
被引量:16
8
姚本先,陆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心理科学,2007,30(2):485-488.
被引量:194
9
张俊.
当代大学生网络社会问题的心理学解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30):6035-6038.
被引量:3
10
张莉.
中小学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特点分析及对策[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7(6):20-22.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0
1
俞凡.
胡政之报业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研究——兼论对中国传媒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启示[J]
.新闻界,2011(2):149-151.
被引量:5
2
张金凤.
《晋察冀日报》的宣传策略简论[J]
.新闻界,2011(2):156-158.
被引量:2
3
都海虹,赵媛.
邵飘萍“北京特别通信”特点浅析[J]
.新闻界,2011(2):159-160.
被引量:3
4
李天福.
沈从文的报刊编辑理念及当代价值[J]
.新闻界,2011(3):158-160.
被引量:5
5
戴世富,王颖.
网络谣言的成因及应对策略初探——“3·16”抢盐事件的传播学解读[J]
.新闻界,2011(4):11-12.
被引量:11
6
彭剑.
报纸微博:对报纸新闻生产机制及竞争力的影响[J]
.新闻界,2011(4):51-53.
被引量:14
7
陈少徐.
裂变与整合:复合型编辑角色与功能探讨[J]
.新闻界,2011(4):81-82.
被引量:5
8
李孝群.
微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商业应用分析[J]
.新闻界,2011(6):85-88.
被引量:5
9
申玲玲.
慎言媒介审判,提升自身素养[J]
.新闻界,2011(6):136-138.
被引量:7
10
陆丹.
延安时期党的政治传播的特点分析——以新闻事业为视角的考察[J]
.新闻界,2011(6):157-16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刘志军,谢盈盈.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挫折教育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2):174-175.
被引量:15
2
谢太平,杨珊,蒋晓丽.
在反思中前行的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四川9本学术期刊近五年新闻传播学研究热点综述[J]
.当代文坛,2013(5):24-27.
被引量:3
3
罗滌.
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高校学风建设策略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6(4):109-112.
被引量:6
4
祁天.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6B):76-7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7
1
何曼榕,马溶.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高校优良学风培育方法与路径研究[J]
.理论观察,2023(8):110-117.
2
张慧.
媒介融合环境下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究[J]
.新闻传播,2014(3):266-267.
被引量:3
3
方鸿志,李智智,林森.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抗挫折教育探析[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6):167-169.
被引量:3
4
李小兵.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4):164-167.
被引量:20
5
顾莹.
媒介融合下财经记者应具备的素质[J]
.新闻世界,2014(12):175-176.
被引量:1
6
刘斌志.
论家庭社会工作在灾后青少年心理重建中的运用[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4(1):107-112.
被引量:2
7
武静.
中医院校大学生挫折承受力及应对措施研究——以贵阳中医学院为例[J]
.考试周刊,2015,0(15):155-156.
8
吴燕霞.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学风建设问题探析[J]
.科教文汇,2015(25):130-131.
9
李丹.
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J]
.校园心理,2015,13(6):396-398.
10
李红梅.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心理辅导策略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2016,4(5):43-46.
1
欧细元.
收放有度 平等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作用[J]
.湖南教育(中旬)(B),2010(8):57-57.
2
梁增强.
设计有效提问 构建有效课堂[J]
.中学教学参考,2014(11):54-55.
3
李皓儒.
学生不良现象及教育[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5):194-194.
4
黄绎筱.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
.中国教师,2014(8):7-9.
5
曹燕.
让汉字文化充盈生活化的语文课堂[J]
.作文成功之路,2016(6):82-82.
6
江洋.
探索诗歌在西藏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所起的作用[J]
.课程教育研究,2013(25):54-54.
7
袁源.
“读心”:追求写作教学之道[J]
.语文学习,2012(5):47-49.
8
周亦飞.
对美术教育中学生心智成长的认识[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24):258-258.
9
王富莲.
探讨幼师生儿歌教学培训[J]
.俪人(教师),2015,0(12):299-299.
10
殷实.
儿童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1,27(11):114-115.
被引量:4
天府新论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