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构式语法看“比N还N”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比N还N"句式是一种特殊的句式,言简意赅,有丰富的语用意义,但它又不符合传统语法,"还"是副词,其后需要形容词性的短语来做述语。我们运用构式语法从整体上分析了此句式的理解机制,并认为"比N还N"是一个构式,有自己独立的语义和语用意义,并对其中的名词进行压制,认知转喻是压制的认知心理基础。
作者
高海莲
机构地区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93-93,共1页
Journal of Hubei Radio & Television University
关键词
“比N还N”
构式语法
语义压制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Jackendoff R. The Architecture of Language Faculty[M]. Cambridge, MA: MITPress, 1997.
2
唐依力.
析“比N还N”句式[J]
.修辞学习,2001(1):22-23.
被引量:19
3
尤庆学.
“比N还N”的结构特点和修辞功能[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1):62-64.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殷志平.
“X 比Y 还 W”的两种功能[J]
.中国语文,1995(2):105-106.
被引量:40
2
史荣光.《“X比Y还W”的结构与语义分析》[J].天津教育校院学报,1996,(2).
共引文献
24
1
徐茗.
“X比N还N”句式中N的研究[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29-131.
被引量:11
2
徐鹏波,徐鹏鹏.
副词“还”的语气义分析[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23(4):38-43.
被引量:3
3
邱天.
从句式“比N还N”看语言的动态性[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8(6):71-74.
4
陈永生.
现代汉语“比N还N”句式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5):94-96.
被引量:1
5
陆桂林.
“比N还N”结构中名词的意义[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1):36-37.
6
陈小教.
修辞构式“比N还N”[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8):64-65.
7
周敏.
“比X还X”句的认知构式语法阐释[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2):78-83.
被引量:2
8
马伟忠.
试析“比N还N”及相关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6):65-73.
被引量:12
9
徐以中,孟宏.
副词“还”的歧义及相关语音问题[J]
.汉语学报,2015(1):65-73.
被引量:7
10
史笑非.
现代汉语形式对名词程度义的激活[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7(1):57-60.
同被引文献
12
1
沈家煊.
转指和转喻[J]
.当代语言学,1999,1(1):3-15.
被引量:731
2
邢福义.
“很淑女”之类说法语言文化背景的思考[J]
.语言研究,1997(2):1-10.
被引量:208
3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
(美)AdeleE.Goldberg.冯奇审定.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
张辉;卢卫中.认知转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3346.
6
赵彬.
“转喻”与“程度副词+名词”[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27(1):113-115.
被引量:5
7
陆俭明.
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1):142-151.
被引量:187
8
於泽明.
谈语言的流行结构:“比N还N”[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112-112.
被引量:1
9
梁晓丽.
国内构式语法相关研究述评[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72-76.
被引量:1
10
刘亮,李松崎.
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的比较研究[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1,27(5):60-6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赵安杰,王凤娇.
构式语法理论下的“程度副词+NP”结构浅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25-26.
被引量:1
2
董彦屏.
认知隐喻和认知转喻对“S比N还N”的影响[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47-49.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肖亚儒.
“太水了”构式研究[J]
.现代语文,2021(6):53-59.
1
赵安杰,王凤娇.
构式语法理论下的“程度副词+NP”结构浅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3(1):25-26.
被引量:1
2
冯婕.
转喻视角下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汉译[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5):55-57.
3
蔚艳梅,张晓琴.
词汇词块法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研究[J]
.海外英语,2015(22):239-240.
被引量:2
4
翟赟.
浅谈成语仿用的构式[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9(9):158-159.
被引量:2
5
顾小涛.
“别+A”祈使构式的语法转喻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45-47.
被引量:2
6
孙显云.
转喻认知视域下副名结构语义压制动因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2014,31(3):97-100.
被引量:1
7
龙艳琴.
“非X不可”的构式分析[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2(1):117-119.
被引量:1
8
黄洁.
名名复合词内部语义关系多样性的认知理据[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6):1-7.
被引量:19
9
黄洁.
副名结构转喻操作的语义压制动因[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2(1):9-13.
被引量:38
10
李向农,陈蓓.
语义韵冲突及语义压制的句法机制考察[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06-112.
被引量:4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