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高校多校区图书馆如何开展通借通还服务,并以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的开发为例,介绍了开源软件组合技术,结合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实现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满足读者跨校区借阅的需求。
作者
李灿
机构地区
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出处
《图书馆学刊》
2010年第12期93-95,共3页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通借通还
开源软件
分类号
G250.7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5
1
支雅君,陈江洪.
高校图书馆多校区间图书流通管理模式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35-236.
被引量:7
2
郭文霞.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研究[J]
.晋图学刊,2007(3):22-24.
被引量:12
3
杨明华,谭励,于重重.LAMP网站开发黄金组合Linux+Apache+MySQL+PHP[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
Rob P,Coronel C.数据库系统设计、实现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5
樊怡菁.
开源软件在国内图书馆的应用研究[J]
.图书馆杂志,2007,26(3):39-42.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梁权森.
论多校区大学的不平等现象[J]
.文教资料,2006(6):4-5.
被引量:4
2
徐旭光.
物流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前景[J]
.图书馆学研究,2004(11):34-36.
被引量:11
3
王富民.
高校变革重组后多校区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探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35-37.
被引量:7
4
麦敏华.
馆际文献通借通还服务现状及发展分析[J]
.图书馆论坛,2005,25(4):172-174.
被引量:30
5
黄玉华,王永喜,苏文,安邦建.
海南高校图书馆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服务模式的特点[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23(5):41-43.
被引量:21
6
雷蕾.
江苏省四所高等院校图书馆委托借还服务工作探析[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6(1):114-116.
被引量:5
7
周丽芬.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构建[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4):28-30.
被引量:23
8
林惠珍.
FBRSM下异点还书方法新探[J]
.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5):25-27.
被引量:6
9
陆建芳.
试析高校多校区图书馆的组织管理模式[J]
.图书馆论坛,2003,23(4):135-136.
被引量:25
10
张晓源.
城市图书馆通借通还项目管理与体制创新研究[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6):19-22.
被引量:37
共引文献
28
1
王小科.
分馆制通借通还制度、运行模式和常见问题解决[J]
.黑龙江史志,2015(7).
被引量:1
2
尚红琳.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提高文献流通率和利用率的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5):116-117.
被引量:5
3
刘海江,范幸华.
白车身生产线规划知识管理系统知识库的构建[J]
.计算机工程,2007,33(7):232-233.
被引量:3
4
王婷,杨守文.
开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在国内的应用与推广策略研究[J]
.图书馆论坛,2008,28(3):78-80.
被引量:7
5
全浮.
开源软件在我国图书馆应用的研究[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0):136-137.
被引量:4
6
李璐璐.
基于开源软件的图书馆实时参考咨询系统构建[J]
.图书馆建设,2008(11):83-85.
被引量:3
7
许艳青,刘盈盈.
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存在问题及其对策——以暨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
.图书馆论坛,2009,29(2):86-88.
被引量:14
8
高彧,杨超.
图书馆应用开源软件浅析[J]
.科技信息,2009(20).
被引量:3
9
史红娟,李伶,崔冶秋.
读者借阅历史记录查询系统设计与实现[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9(7):23-27.
被引量:3
10
周同.
开源软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资讯,2009,7(29):254-255.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李志义,张材鸿.
用PHP制作基于Web的聊天室[J]
.现代情报,2004,24(12):46-48.
被引量:2
2
支雅君,陈江洪.
高校图书馆多校区间图书流通管理模式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35-236.
被引量:7
3
沈静萍.
一种与图书管理系统整合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8):38-41.
被引量:16
4
周庆红,朱光磊.
多校区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探析[J]
.图书馆建设,2010(11):67-69.
被引量:11
5
陈方宁,陈欣慧.
利用汇文Libsys3.5系统实现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的探讨[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2):194-196.
被引量:6
6
查贵庭,徐国祥,金明华.
“书动人不动”馆际通借通还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23(5):207-209.
被引量:14
7
季毅,刘婉琦.
图书馆知识服务背景下的通借通还服务研究——以中科院图书馆为例[J]
.图书与情报,2012(4):123-125.
被引量:4
8
周秀梅.
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模式分析[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5):24-2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刘宏艳.
基于PHP的随书光盘管理系统设计[J]
.图书馆学刊,2011,33(11):115-117.
被引量:2
2
蹇青松.
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在图书馆通借通还中的实践[J]
.重庆图情研究,2012(3):58-60.
3
谢明诠.
高校图书馆多校区通借通还服务模式探讨——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26(7):164-167.
被引量:3
4
陈家林.
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探析——以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34(8):46-4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肖森昌,林平荣,鲁昭,鄢玉婷.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管理与利用[J]
.农业网络信息,2013(1):98-101.
被引量:1
2
彭学华.
近10年我国随书光盘管理与利用研究综述[J]
.图书馆学刊,2013,35(11):117-119.
被引量:5
3
吕俊杰.
智能借阅柜应用于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工作的实践探索——以北京联合大学图书馆为例[J]
.办公室业务,2019,0(19):170-170.
被引量:1
4
黄蕾.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智慧图书馆的建设--以嘉兴学院图书馆为例[J]
.江苏科技信息,2020,37(11):9-11.
被引量:2
5
黄蕾,胡文彬.
高校图书馆“通借通还”的服务与实践——以嘉兴学院图书馆为例[J]
.科技风,2020,0(18):231-231.
1
郭文霞.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研究[J]
.晋图学刊,2007(3):22-24.
被引量:12
2
苏超.
对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运行情况的研究及前景展望[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3):72-75.
被引量:7
3
魏凌云,陈昕,张淑敏,韩宝梁.
利用计算机实现多校区馆期刊统一管理的尝试[J]
.津图学刊,2004(5):67-69.
4
张金玲.
云计算环境下多校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
.情报探索,2013(12):49-53.
被引量:6
5
尹佩华.
高校多校区图书馆通借通还服务模式的应用[J]
.科技资讯,2012,10(18):256-256.
6
曹漫祥.
多校区图书馆典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11):3-5.
被引量:9
7
肖鹂.
论高校多校区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24):148-149.
8
余胜.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全面开通[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2(2):65-65.
被引量:1
9
余胜.
深圳市公共图书馆图书“通借通还”全面开通[J]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6-166.
10
阚德涛.
通借通还系统设计与实现[J]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7(1):55-58.
被引量:1
图书馆学刊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