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前喻文化一去不返吗——以大学生家庭的亲子互动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一、研究背景及检视 1.现有研究 对青少年“反向社会化”(文化反哺)的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西方对“反向社会化”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早期更多的将视线聚焦在“正向社会化”上,涂尔干就是从正向社会化的角度首先提出了社会化的概念。二战后的西方,急速的社会变迁对传统的文化传承方式发起了挑战。在变迁的社会中,面临新的环境、新的生活,亲代逐渐丧失了以往的权威,杰弗里·戈诺注意到由于迁徙到新的环境中去,
作者
戚务念
机构地区
上海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家庭教育》
2010年第4期13-22,共10页
关键词
亲子互动
前喻文化
大学生
反向社会化
家庭
文化传承方式
社会变迁
文化反哺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3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1
董凌.农民工家庭文化反哺的行动解析[D],南京航空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154.
3
龚界文,胡静.
“反向社会化”与“文化反哺”现象研究述要[J]
.青年探索,2004(5):20-23.
被引量:26
4
[英]古登斯,安东尼.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
卢晶晶.文化反哺:转型期农村家庭中的亲子传承[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6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M].曾胡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7
苏颂兴.当今世界青年研究的若干趋势[J].青年研究,2000,(1):11.
8
王培刚.
进城农民工家庭中文化反哺的基本内容和社会成因[J]
.中国青年研究,2007(3):46-49.
被引量:6
9
杨立,郜键.
网络传播时代青少年“文化反哺”现象调查与研究[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8-30.
被引量:26
10
周晓虹.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
.青年研究,1988(11):22-26.
被引量:234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白显良.
青年社会化中的“文化反哺”现象探析[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2):47-50.
被引量:7
2
谢晓蔚.
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社会化条件及新特点[J]
.江西社会科学,1999,19(6):92-97.
被引量:5
3
轶名.
现代社会的青年楷模文化[J]
.青年研究,1999(2):7-12.
被引量:5
4
柳士彬,杨启亮.
“三喻文化”与家庭教育[J]
.教育评论,1996(1):34-36.
被引量:21
5
周怡.
代沟与代差:形象比喻和性质界定[J]
.社会科学研究,1993(6):76-78.
被引量:24
6
周晓虹.
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
.青年研究,1988(11):22-26.
被引量:234
7
杨俊懿.
网络时代与文化反哺[J]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0(4):44-45.
被引量:5
8
李太平.
论教育对反向社会化的引导和控制[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2):60-64.
被引量:4
9
李秋洪.
反向社会化:青年社会化研究的新课题[J]
.青年探索,1991(6):21-24.
被引量:12
10
肖家芸.
向学生学习——大众文化发展带来的思考[J]
.中学语文教学,2000(10):26-27.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16
1
李嫣然,柳士彬.
反向社会化视角下教师工作场所学习策略[J]
.教育学术月刊,2021(4):29-35.
被引量:2
2
谢兴政,王佳玫.
数字化生存的隐忧与抗争:中老年人在线隐私保护意愿形成机制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2,44(11):159-168.
被引量:1
3
赵鑫.
社会工作参与智慧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策略——以云南省昆明市T社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为例[J]
.西部发展研究,2021(2):97-115.
被引量:1
4
于守海,霍文静.
泛在学习与后喻文化的兴起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0(5):24-29.
被引量:2
5
张有程,冯广圣.
破壁·融入·让渡:代际间网络语言流动的路径——基于镇江X社区的实证研究[J]
.汉字文化,2024(2):25-28.
6
张珍.
转换与调适:家庭代际传播中的角色重塑——基于10个家庭的深度访谈[J]
.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1(1):171-178.
7
王俊倩,刘梦凡,王诗妍.
数字反哺与家庭代际关系的相关性的文献综述[J]
.传播力研究,2020,4(5):16-17.
被引量:1
8
李庆丰.
互联网之于青少年成长的功能[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3):12-15.
9
杨琴.
建设和谐文化,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24(1):109-112.
被引量:6
10
周怡.
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J]
.社会学研究,1994(4):67-79.
被引量:87
1
何爱霞.
简论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J]
.北京成人教育,2001(5):9-10.
被引量:3
2
王艳东,徐维东.
“文化反哺”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创新策略[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5(1):68-70.
被引量:4
3
周晓虹.
文化反哺——当代中国亲子关系的新模式[J]
.家庭教育,2003(01A):8-8.
被引量:4
4
刁桂梅.
论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创新[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23(5):26-28.
被引量:7
5
王丽君.
从文化反哺看现代父母角色的变迁[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5,0(Z1):137-137.
被引量:1
6
胡景娣.
文化反哺背景下对成人教育的重新审视[J]
.继续教育研究,2006(5):36-38.
被引量:5
7
崔囡.
青年“文化反哺”启迪下的成人教育发展策略[J]
.当代继续教育,2013,31(1):32-33.
被引量:5
8
谷文华.
成人教育过程中正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博弈浅析[J]
.职教论坛,2009,25(3):24-26.
被引量:4
9
孔全新,冯琳.
“前喻文化”视域下老年闲暇教育发展研究[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7(1):11-15.
被引量:5
10
李金.
反向社会化及其对社区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5(1):6-10.
被引量:2
中国家庭教育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