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改革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中国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和回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影响。本文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以及研究性学习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
王巧霞
张婷曼
机构地区
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出处
《科技资讯》
2010年第35期171-171,共1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创新精神
素质培养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52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徐学福.
“研究性学习”之我见[J]
.课程.教材.教法,2001,21(6):17-20.
被引量:53
2
蔡文书,王希辰.
研究性学习与理想和现实的大学教育[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7(3):382-38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匡亚明.孔子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
周作宇.问题之源与方法之镜/元教育理论探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52-53.
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D. 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1996. 23.
4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D. C, : National Academy Press, 2000. 26.
5
伊藤信隆.学校理科课程论(课程研究丛书之一)[M].邢清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24.
6
胡森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第三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135.
7
Leslie W. Trowbridge,Rodger W. Bybee, Janet Carlson Powell, Teaching Second School Science [M].Prentice -Hall Inc. , 7^th edition, 1996. 205.
8
张肇丰.
试论研究性学习[J]
.课程.教材.教法,2000,20(6):42-45.
被引量:304
9
陆璟.
研究性学习及基本特征[J]
.教育发展研究,2000,20(10):26-28.
被引量:65
10
李召存.
研究性学习初探[J]
.中国教育学刊,2001(1):52-54.
被引量:188
共引文献
52
1
闫晓华.
浅谈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3):138-139.
被引量:3
2
周丽君.
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5-47.
被引量:1
3
叶桂华.
民办高中物理课研究性教学的尝试[J]
.百色学院学报,2002,16(6):68-71.
4
何冰如.
优化历史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探析[J]
.成功,2010(8):107-107.
被引量:1
5
张荣华.
“研究性学习”研究评述[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0(4):138-142.
被引量:13
6
张建林.
研究性学习在不同教育层次的比较[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24(3):127-129.
7
高莉.
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情境,优化应用写作教学[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49-51.
被引量:5
8
段志善.
试论科教结合与培养一流工科本科生[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1-4.
被引量:2
9
刘洋洋,张华丽.
高校学生评价基本问题[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7):180-181.
被引量:4
10
王伟,王丽伟.
培育科研“基因”,创新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在医学文献计量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2):82-8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
1
马楠.
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创造力中的作用[J]
.科技信息,2006(09S):130-130.
被引量:2
2
王翠薇.
浅析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角色的转变[J]
.中国西部科技,2007,6(3):68-69.
被引量:1
3
岳云康.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52-54.
被引量:22
4
廖湘楚.
浅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J]
.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3):30-31.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王亚乒.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体育专项课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17-41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谢明.
多维健康观下高校球类专项课教改研究[J]
.教师,2014,0(32):81-81.
1
刘艳.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新角色:研究者[J]
.文教资料,2006(8):94-95.
2
龙官吾.
校本教研的功能[J]
.新教育(海南),2005(4):27-27.
3
乔江艳.
基于研究共同体的课例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2):57-58.
被引量:2
4
马红梅.
研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2012(12):29-29.
5
甘毛文.
思政课“菜单式”实践教学模式内在工作机制的建构——基于研究性教育教学理论[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6(3):104-108.
6
刘妍.
基于研究的教育政策制定过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政策分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9(2):132-142.
被引量:7
7
李婧晖,赖麟.
信息技术在高校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光盘技术,2009(12):61-62.
8
李婧晖,赖麟.
信息技术在高校新型教学模式中的应用[J]
.光盘技术,2009(11):63-64.
被引量:1
9
王凯,赵丽.
学习的评价原则[J]
.早期教育(上半月),2004(5).
10
赵萍.
全球化背景下专业主义教师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趋势[J]
.全球教育展望,2016,45(4):67-78.
被引量:9
科技资讯
2010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