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古蜀文明的演进特点及其在先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古蜀文明经历了起源、文形成、演变和发展四个时期,前后延续2000余年。古蜀文明曾以强劲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凝聚了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长江上游的各种民族,整合了四川盆地内外各个古族的政治力量,实现了从区域一体化到一统化的发展,从而造成了古蜀地区经济开发的良好环境和发展空间,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作者
段渝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5-92,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古蜀文明
文明演进
经济文化特色
历史地位
分类号
K22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184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3
1
李学勤.
论新都出土的蜀国青铜器[J]
.文物,1982(1):38-43.
被引量:39
2
段渝.
巴蜀古代城市的起源、结构和网络体系[J]
.历史研究,1993(1):17-34.
被引量:28
3
段渝.《巴蜀古文字的两系及其起源》[J].成都文物,1991,(3):20-33.
4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A]..《成都考古发现》(2000年)[C].科学出版社,2002年..
5
李学勤.
三星堆文化与西南丝绸之路[J]
.文明,2007(7):42-43.
被引量:4
6
李学勤:《禹生石纽说的历史背景》,载《大禹与夏文化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7
王鲁茂,黄家祥:《四川姜维城遗址》,《中国文物报》2000年11月26日.
8
张光直:《中国古代文明的环太平洋的底层》,载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357-369页.
9
杜乃松.
论巴蜀青铜器[J]
.江汉考古,1985(3):62-65.
被引量:3
10
晏琬.
北京、辽宁出土铜器与周初的燕[J]
.考古,1975(5):274-279.
被引量:56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王毅,孙华.
宝墩村文化的初步认识[J]
.考古,1999(8):60-73.
被引量:17
2
林沄.
关于中国早期国家形式的几个问题[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26(6):1-12.
被引量:39
3
俞伟超.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为中国考古学会第五次年会而作[J]
.文物,1985(2):52-60.
被引量:53
4
邓少琴.
古代巴蜀与中原黄河流域彩陶南流的有关问题[J]
.中华文化论坛,1999(2):19-22.
被引量:3
5
唐兰.
从河南郑州出土的商代前期青铜器谈起[J]
.文物,1973(7):5-14.
被引量:47
6
沈之瑜.
介绍一片伐人方的卜辞[J]
.考古,1974(4):263-263.
被引量:7
7
北京附近发现的西周奴隶殉葬墓[J]
.考古,1974(5):309-321.
被引量:58
8
刘之光,周桓.
北京市周口店区竇店土城调查[J]
.文物,1959(9):56-57.
被引量:5
9
林向,童恩正.
四川理县汶川县考古调查简报[J]
.考古,1965(12):614-618.
被引量:22
10
于省吾.
从甲骨文看商代的农田垦殖[J]
.考古,1972(4):40-41.
被引量:16
共引文献
184
1
沈之杰.
干、盾补说[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0(1):23-31.
2
张全礼.
西周燕国青铜器研究现状及相关问题[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2(1):1-17.
3
田秋棉.
“小子䍙簋”與卜辭滳水地望補證[J]
.青铜器与金文,2019(1):42-49.
被引量:1
4
于孟洲,王玉霞.
四川盆地出土战国时期提链铜壶研究——从《中国青铜器全集·巴蜀卷》的提链壶谈起[J]
.南方民族考古,2018,0(2):164-173.
5
王子楊.
揭示帝乙、帝辛時期對西土的一次用兵[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18,0(1):222-229.
被引量:1
6
王长丰.
殷周金文族徽综合研究[J]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1):146-193.
7
陈剑.
考古布瓦:浓缩再现岷江上游五千年璀璨历史[J]
.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2(1):175-200.
8
吴尘昊.
琉璃河西周燕都遗址研究综述[J]
.北京文博文丛,2019(4):10-17.
9
向明文.
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铜戈组合制度初探[J]
.边疆考古研究,2022(1):176-194.
10
冯广宏.
巴蜀古文字的破译途径[J]
.文史杂志,2000(2):4-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5
1
彭凌燕.
乌江流域民间艺术与高校现代设计教学研究[J]
.装饰,2006(9):88-89.
被引量:4
2
谭继和.
巴蜀文化:四川朝阳产业的光源[J]
.四川省情,2007(3):8-10.
被引量:3
3
袁元.
四川旅游纪念品设计之初探[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3(8):81-82.
被引量:2
4
石洁.
“京味儿”题材旅游纪念品设计[J]
.装饰,2013(12):96-97.
被引量:9
5
黄昊.
以无锡为例的旅游纪念品品牌化开发策略研究[J]
.包装工程,2014,35(24):124-128.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
1
郑皓宇,李貌.
将古蜀文化符号融入艺术设计教学的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16(5):145-146.
1
张弘.
先秦时期古蜀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J]
.中华文化论坛,2009(1):129-134.
被引量:5
2
李爱琴.
黄河的改道及其影响[J]
.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5(4):17-17.
被引量:2
3
彩陶中国文明的初声——陶之夭夭[J]
.中华遗产,2012(4):16-27.
4
夏欣.
一位独特的中学校长[J]
.教师博览(上旬刊),1994,0(6):11-11.
5
杜文玉.
从文化产业的发展看五代十国文明的演进与变化——以相关手工业的发展为中心[J]
.河北学刊,2010,30(4):74-80.
被引量:1
6
周书灿.
从五帝传说看中原和古蜀地区文明化进程中的碰撞与交流[J]
.四川文物,2007(1):54-59.
被引量:5
7
夏海.
新四军军部成立的前前后后[J]
.武汉文史资料,2015,0(8):28-30.
8
王仁湘.
农牧文化背景与古代文明的演进[J]
.中华文化论坛,2009(S2):25-26.
9
何崝.
柏灌考[J]
.四川文物,2008(3):50-56.
被引量:3
10
宇尘.
“西部历史环境与文明的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市召开[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19(3):32-32.
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