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关于“龠”的考证诸家异说析辨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龠”是我国远早于“笛”之记载的、上古时期的一件神秘的吹管乐器。在确凿可凭的先秦文献(如《穆天子传》、《逸周书》、《诗经》及《周礼》等)中,“龠”的记载非常丰富,但却没有关于其形制的任何描述。至汉代开始,“笛”名初兴,汉儒解经皆以“笛”而类说“龠”,从而出现了“龠如笛”、“龠似笛”或“龠谓之笛”等相关疏说。
作者
刘正国
机构地区
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出处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7-114,共8页
Music Research
关键词
考证
《穆天子传》
《逸周书》
吹管乐器
上古时期
先秦文献
《周礼》
《诗经》
分类号
J632.11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128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1
王子初.
汉籥再解[J]
.中国音乐学,1988(2):37-43.
被引量:9
2
高德祥.
说龠[J]
.中国音乐学,1986(2):55-59.
被引量:6
3
王秉义.
“龠”考辨——答唐朴林先生兼与刘正国先生商榷[J]
.音乐研究,2004(2):102-115.
被引量:10
4
王子初.
汉籥余解——借复高德祥君[J]
.中国音乐学,1993(2):123-129.
被引量:5
5
王子初.
汉仑试解[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4(1):113-114.
被引量:2
6
高德祥.
再说龠——答王子初同志[J]
.中国音乐学,1990(3):112-115.
被引量:3
7
刘正国.
道是无缘却有缘——忆对黄翔鹏先生的惟一一次拜谒[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4):13-16.
被引量:4
8
刘正国.
论当代辞书史著对“龠”的错误定说[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7(4):44-48.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胡厚宣.
八十五年来甲骨文材料之再统计[J]
.史学月刊,1984(5):17-24.
被引量:32
2
袁炳昌.
龠考[J]
.中国音乐,1996(1):25-26.
被引量:7
3
缪天瑞.
怀念潘怀素先生──潘怀素先生诞辰百年祭[J]
.中国音乐学,1995(2):5-9.
被引量:4
4
刘正国.
笛乎筹乎龠乎——为贾湖遗址出土的骨质斜吹乐管考名[J]
.音乐研究,1996(3):64-74.
被引量:43
5
王秉义.
远古乐器“籥”考释(下)[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19(4):35-38.
被引量:6
6
刘正国.
道是无缘却有缘——忆对黄翔鹏先生的惟一一次拜谒[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4):13-16.
被引量:4
7
清朱骏声撰.《说文通训定声》[M].中华书局,1984年版..
8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解言》[A]..载《郭沫若全集》(考古篇)[C].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
约斋(即傅东华).《字源》[M].上海书店,1968年影印出版..
10
.《韩非子·解老》[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共引文献
20
1
夏滟洲.
先秦音乐审美范畴“和”之认识与推衍——兼及对先秦音乐思想史研究的思考[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5,24(1):22-26.
被引量:8
2
刘正国.
贾湖遗址二批出土的骨龠测音采样吹奏报告[J]
.音乐研究,2006(3):5-17.
被引量:13
3
王秉义.
古龠新探——“龠文化错位”说的提出[J]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2007(4):80-89.
被引量:2
4
刘正国.
论当代辞书史著对“龠”的错误定说[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8,27(4):44-48.
被引量:5
5
叶敦妮.
先秦竹类乐器考[J]
.中国音乐,2010(1):34-43.
被引量:4
6
王晓俊.
大巧之作:一种既高明又拙朴的创制——评上海师范大学刘正国教授发明的“七孔笛”[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4):166-171.
被引量:1
7
张雅.
关于中国音乐“和”的审美观念形成的若干研究[J]
.科教导刊,2011(29):251-252.
8
孙克仁.
析“龠(籥)”——兼对“贾湖骨管即龠说”质疑[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1):16-23.
被引量:3
9
王辉.
再论先秦乐器“龠”为“笙之初形”[J]
.戏剧丛刊,2013(2):90-92.
被引量:2
10
王秉义.
“龠为笙”古今说辩证——兼对刘正国先生考龠异说的回应[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4):122-13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28
1
王子初.
汉仑试解[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1984(1):113-114.
被引量:2
2
王子初.
汉龠试解[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1):113-114.
被引量:5
3
项阳.
侧吹、横吹与竖吹:骨笛的三种吹奏形态辨研[J]
.音乐研究,2022(6):90-96.
被引量:2
4
陶正刚,李奉山.
山西省潞城县潞河战国墓[J]
.文物,1986(6):1-19.
被引量:55
5
冯洁轩.
“乐”字析疑[J]
.音乐研究,1986(1):65-70.
被引量:33
6
河北省涿鹿县发现春秋晚期墓葬[J]
.华夏考古,1998(4):25-26.
被引量:3
7
薛艺兵.
中国口簧的形制及其分类[J]
.中国音乐学,1998(4):61-69.
被引量:8
8
罗振玉.
雪堂剩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2):68-69.
被引量:1
9
殷滌非.
安徽舒城出土的铜器[J]
.考古,1964(10):498-503.
被引量:24
10
张剑,赵世刚.
河南省淅川县下寺春秋楚墓[J]
.文物,1980(10):13-20.
被引量:29
引证文献
11
1
孙克仁.
析“龠(籥)”——兼对“贾湖骨管即龠说”质疑[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3(1):16-23.
被引量:3
2
王惠芹.
聚焦2011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研究景观[J]
.艺术教育,2013(7):32-33.
被引量:1
3
王秉义.
“龠为笙”古今说辩证——兼对刘正国先生考龠异说的回应[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3,31(4):122-131.
被引量:1
4
张国安.
“言”与商周礼仪及其歌咏——汉文化歌唱传统探源[J]
.文艺理论研究,2014(5):53-67.
被引量:3
5
刘正国.
中国贾湖“骨龠”的出土、仿制与舞台呈现[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4):21-28.
被引量:2
6
怀璐欣.
龠研究述评[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3):140-145.
被引量:2
7
贺志韧.
《道德经》“其犹橐龠”与《易经》“翕辟成变”思想比较[J]
.宜春学院学报,2019,41(10):1-5.
8
刘正国.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龢言》析案[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1(2):1-17.
被引量:1
9
王俊涛.
吹管乐器“龠”刍议[J]
.艺术评鉴,2023(12):23-27.
10
王晓俊,汪亚.
近百年来龠的研究述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2):20-2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孙克仁.
由竾及篪——篪在先秦的原貌[J]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1):46-52.
2
张国安.
清华简《耆夜》成篇问题再论[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0(5):28-43.
被引量:1
3
怀璐欣.
龠研究述评[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5,34(3):140-145.
被引量:2
4
张国安.
汉语文言与礼乐文化——上古汉语的形成及其演化[J]
.上海文化,2018(4):32-48.
被引量:1
5
贺志韧.
《道德经》“其犹橐龠”与《易经》“翕辟成变”思想比较[J]
.宜春学院学报,2019,41(10):1-5.
6
傅松雪.
“断裂”的褫夺与原发时境的开启——现象学视域中“长命锁”的时间经验探析[J]
.民俗研究,2020(3):100-109.
被引量:2
7
过常宝.
从“诗言志”到“赋诗言志”的文化逻辑和话语机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6):60-72.
被引量:1
8
王俊涛.
吹管乐器“龠”刍议[J]
.艺术评鉴,2023(12):23-27.
9
王晓俊,汪亚.
近百年来龠的研究述评[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3(2):20-29.
10
张宇琦.
关于中国古代音乐史与音乐美学的思考[J]
.艺术品鉴,2018(11Z):155-157.
1
刘晓娜.
笙之小论[J]
.青年文学家,2006(12):63-63.
2
康艳宁.
浅谈先秦散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J]
.北方文学(中),2014(7):159-159.
3
赵奉蓉.
从博雅多识到愤慨直谏——芮良夫形象在《逸周书》中的转变[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59-63.
4
施正宇.
涉“水”成趣——与水有关的汉字[J]
.中华活页文选(初二),2016,0(12):71-74.
5
李明.
浅谈唢呐《百鸟朝凤》的吹奏艺术[J]
.剧影月报,2001(5):30-30.
6
赵奉蓉.
《逸周书》中周文王叙事视角的转变[J]
.甘肃社会科学,2009(2):123-126.
被引量:2
7
赵奉蓉.
虔虔在位 追迹文武——《逸周书》中的周穆王形象[J]
.理论界,2008(8):129-131.
被引量:1
8
林明理.
历史是谁写的[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08,0(11):22-22.
9
廖文婧.
啸与盛唐诗[J]
.贺州学院学报,2011,27(4):65-67.
被引量:4
10
胡念贻.
《逸周书》中的三篇小说[J]
.文学遗产,1981(2):19-29.
被引量:16
音乐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