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信息导报》
1999年第9期32-33,共2页
China Inform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6
-
1邱均平.再论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J].《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2001,(1).
-
2[3]马述森.实用网络法律问题指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
3滕佳东.Internet引发经济和管理的变革[J].情报学报,1999,18(4):358-360. 被引量:6
-
4李京生.网络运行与管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电子知识产权,2001(2):6-10. 被引量:2
-
5邱金利,徐亚男.网络时代信息服务的变革与发展——兼论《复印报刊资料》印刷版与电子版的融合与互补[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27(2):84-87. 被引量:25
-
6管文革,秦珂.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5(1):26-28.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15
-
1李建国.浅议网络传播中的矛盾现象[J].图书馆论坛,2004,24(4):122-124. 被引量:1
-
2严真.试论网络环境中的隐私权保护[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4(5):36-37. 被引量:5
-
3李曼,涂伟.电子商务与网络隐私保护:对立的统一体[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1):54-58. 被引量:3
-
4田预.谈新升格院校图书馆迎接评估工作[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8(4):97-99.
-
5曹瑞青.关于网络环境下文献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几个问题[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6,24(4):74-76. 被引量:9
-
6刘耀,王锦贵.网络信息传播的技术控制模式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30(2):265-269. 被引量:6
-
7刘颖.论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隐私保护[J].情报科学,2007,25(12):1794-1798. 被引量:22
-
8陈煜.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8,21(2):72-77. 被引量:5
-
9黄贺方.论Web2.0下网络文化的传播[J].科技广场,2008(6):42-44. 被引量:3
-
10黄贺方.论Web2.0下网络文化的传播[J].贵图学刊,2008(3):14-16.
-
1陈清雄.防范IP被盗的技术[J].视窗世界,2005(3):125-125.
-
2徐彬.如何在网上保护个人信息[J].微电脑世界,2000(33):75-76. 被引量:2
-
3潘瑜.Internet网上数据加密算法的分析和探讨[J].山东矿业学院学报,1998,17(3):309-313.
-
4保护网络隐私的十大法宝[J].数字生活,2000(6):13-13.
-
5曹湘捷.如何在网上保护你自己[J].呼兰师专学报,2002,18(4):76-76.
-
6全局钩子.保护JAVA源代码[J].黑客防线,2006(7):82-83.
-
7前沿〉〉扫描〉〉国际[J].创意世界,2009(11):10-10.
-
8刁胜先,向阳.论商标权的网络生存[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2):54-58. 被引量:6
-
9胡晓荷.网络律师真正走俏还需多久[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07,29(2):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