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模式”之辨——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角的思考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追寻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究中国发展的未来走向以及中国经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借鉴意义,这应是国内外研究中国模式的主旨所在,也是我们分析中国模式的切入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我们解读中国模式确立了一个合理的视角、范式和思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视角,我们可以对诸如有没有中国模式、该不该提中国模式、什么是中国模式等基本问题做出正确的辨析。
作者
肖铁肩
欧永宁
机构地区
中南大学
出处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6,共4页
Theory and Reform
关键词
中国模式
中国道路
中国经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1
同被引文献
22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秦宣.
“中国模式”之概念辨析[J]
.前线,2010(2):28-32.
被引量:83
2
李士坤.
对模式和“中国模式”的思考--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3):79-84.
被引量:21
3
徐崇温.
关于如何理解中国模式的若干问题[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2):5-10.
被引量:33
4
魏佳.
近期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上)[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5):125-125.
被引量:2
5
朱可辛.
国外学者对“中国模式”的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2009(4):26-29.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1
1
马丁·哈特-兰兹伯格,保罗·伯克特,庄俊举.
解读中国模式[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60-66.
被引量:59
2
托马斯.海贝勒.
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5):9-11.
被引量:113
3
《中国人民大学秦宣教授谈“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与中国现代化之路》.《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8日.
4
[美]戴维·兰普顿.《中国模式为何吸引世界目光》,《参考消息》2008年8月25日.
5
[英]里奥·霍恩.《中国模式背后的真相》,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7月29日.
6
张维为.《中国将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网络版,2004年5月20日.
7
《“中国模式”挑战传统理论-外国专家评价“中国模式”之一》,人民网-国际频道,2009年5月7日.
8
[俄]贝格尔.《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J].俄罗斯:远东问题,2004,.
9
《“世界眼”看中国实践:美国学者担忧“中国模式”》,人民网,2009年1月13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43465/143480/8669683.html.
10
李慎明.历史的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共引文献
131
1
宋彬龄,李宇娉.
反兴奋剂治理的“中国模式”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8):63-72.
2
郭玉亮,史瑞琼.
中国模式的生成及价值[J]
.唯实,2011(5):25-28.
被引量:2
3
张宇.
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报告(2010年)[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3-64.
被引量:6
4
詹轶.
重新思考“中国模式”:国家究竟扮演着何种角色?[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4,16(1):56-60.
5
朱炳元,张李军,张兴亮.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中国道路的研究述评[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3):200-207.
被引量:5
6
吴坚.
“中国模式”理论研究综述[J]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4):41-46.
被引量:3
7
陈天林.
2009年科学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科学社会主义,2010(1):156-158.
被引量:1
8
徐丽娟.
对盛谈“中国模式”的几点思考[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0(3):11-15.
9
张弥,赵宏,张瑞.
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中国模式”问题研究综述[J]
.科学社会主义,2010(3):153-158.
被引量:2
10
韩喜平.
“中国模式”与理论职责[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6):24-29.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26
1
张孝德.
拐点转型与中国模式再创新[J]
.经济研究参考,2011(25):2-22.
被引量:5
2
陈学明.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10(1):221-229.
被引量:2
3
孟氧.
《资本论》的若干问题[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65-76.
被引量:1
4
逄锦聚.
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使命和创新发展[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77-85.
被引量:6
5
王国刚.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实践[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86-100.
被引量:3
6
白暴力.
发展中国经济学的思路[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101-112.
被引量:2
7
简新华.
发展经济学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1):113-127.
被引量:11
8
吴宣恭.
阶级分析在我国政治经济学中的地位[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2):3-13.
被引量:15
9
张忠任.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关系的微观法则与宏观特征[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2):72-92.
被引量:25
10
胡钧.
《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兼论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资本论》[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1,2(3):3-2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邱海平,张宇,郑吉伟,赵峰,沈尤佳,张晨,蔡万焕,王娜,李怡乐,靳晓春,秦韬,王婷,徐玉立,吴晓迪,李亚伟,冯志轩,马慎萧,李晓晨,苗奇,牛耀辉,施戍杰.
中国政治经济学年度发展报告(2011年)[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3(1):3-65.
被引量:7
2
刘芳.
“中国模式”研究热点解析[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1):55-60.
被引量:1
3
师吉金,刘姝红.
“中国模式”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2):132-135.
4
郭亮亮.
“中国模式”研究综述[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3):39-43.
5
罗士琰,张辉蓉,宋乃庆.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中国模式探析[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3(1):123-129.
被引量:17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刘燚,张辉蓉.
建党百年来劳动教育的历史变迁与反思展望——基于教育方针分析的视角[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18-25.
被引量:13
2
徐清飞.
我国初次分配法律制度改革的顶层设计[J]
.法商研究,2012,29(5):55-64.
被引量:1
3
张远.
当前收入分配问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J]
.现代商业,2012(25):84-86.
4
赵丽娜.
“中国模式”之挑战[J]
.青年与社会,2015,0(1):225-226.
5
赵艳丽,刘云涛.
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研究[J]
.财经界,2015(18):24-25.
被引量:1
6
赵艳丽,刘云涛.
基于和谐社会理念下的西方经济学体系研究[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版),2016(5):5-9.
7
宋乃庆,蒋秋,罗琳.
初中生在线学习情绪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4):7-15.
被引量:6
8
贾璞,宋乃庆.
大数据时代中学生数据素养:内涵、价值与构成维度[J]
.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2):28-34.
被引量:23
9
肖林,宋乃庆.
民族地区中小学在线教学的机遇、挑战与应对——基于藏、新、宁、桂、内蒙古等民族地区的大数据分析[J]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5(4):213-220.
被引量:6
10
郑智勇,宋乃庆.
西部地区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实然困境及超越路径——基于西部12省市的大数据分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20(12):22-28.
被引量:22
1
杨正群.
马克思早晚期异化思想关系研究综述[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23(4):8-11.
2
“悔不该冲撞了您”[J]
.百年潮,2015,0(11):78-78.
3
赵图雅.
该不该过早地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6):32-36.
被引量:1
4
苗体君.
重温列宁[J]
.人才开发,2001(9):4-5.
5
朱林.
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一种解读——基于国内外研究的考察[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24(11):8-13.
6
汪亭友.
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关于“消灭私有制”的思想[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7):18-24.
被引量:9
7
牛星熙.
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新成果——读再版《毛泽东革命实践和思想研究》[J]
.理论与现代化,1993(12):32-33.
8
语录[J]
.中学生博览,2014(7):36-40.
9
熊曦.
马克思《资本论》内在逻辑结构之我见[J]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7(2):5-10.
10
王刚.
道路抉择:“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兼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6(1):5-10.
被引量:1
理论与改革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