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华绒螯蟹人工授精的突破
被引量:
6
A BREAKING O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ERIOCHEIR SINENSIS, THE CHINESE MITTEN CRA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Schcank等(1967)曾报道用电刺激法采取马蹄蟹(Limulus polyphemus)的精荚和卵子,并声称由此获得的精、卵可以互相授精,但未见更详细的说明和证明授精的根据。有关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人工授精,迄今未见任何报道。
作者
陆仁后
张菁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4-275,共2页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
基金
中国科学院择优资助项目
关键词
蟹
人工授精
中华绒螯蟹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Crab
分类号
Q959.223 [生物学—动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55
参考文献
1
1
堵南山,动物学研究,1986年,7卷,3期,293页
同被引文献
111
1
李霞,李嘉泳.
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内分泌器官的一新发现——促雄性腺[J]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1993,8(4):17-21.
被引量:14
2
尤锋.
黑鲷三倍体的人工诱导研究[J]
.海洋与湖沼,1993,24(3):248-255.
被引量:31
3
戴继勋,包振民,张全启.
中国对虾三倍体的诱发研究 1.温度休克[J]
.遗传,1993,15(5):15-18.
被引量:19
4
包振民,张全启,王海,高洁,戴继勋.
中国对虾三倍体的诱导研究——Ⅱ.细胞松弛素B处理[J]
.海洋学报,1993,15(3):101-105.
被引量:16
5
吴虎,高志慧,吴佩琏,李杰,梁义标,任永平,邹德才,张健,卢胜尧.
池塘河蟹养殖综合增产技术研究[J]
.淡水渔业,1994,24(5):26-29.
被引量:4
6
乔新美,曹维孝,邹世平.
长江、瓯江中华绒螯蟹几种同工酶的分析比较[J]
.淡水渔业,1994,24(5):10-13.
被引量:14
7
张子平,王艺磊.
中国对虾两个种群的F_1的LDH和MDH同功酶初步分析[J]
.热带海洋,1994,13(1):87-90.
被引量:10
8
徐兴川.
日本绒螯蟹的生殖生态研究[J]
.水产科技情报,1994,21(6):269-271.
被引量:2
9
郑曙明,吴青.
中华绒螯蟹同工酶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94,18(2):183-185.
被引量:22
10
楼允东.
国外对鱼类多倍体育种的研究[J]
.水产学报,1984,8(4):343-356.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6
1
管卫兵,王桂忠,李少菁,林琼武,孔详会,谭树华.
锯缘青蟹精荚移植人工授精初探[J]
.台湾海峡,2005,24(3):339-345.
被引量:2
2
康现江,孙天才,王所安.
日本沼虾受精卵的离体培养及其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J]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16(4):41-45.
被引量:12
3
王桂忠,朱冬发,李少菁.
东方扁虾胚胎发育温比率的初步研究[J]
.海洋通报,1998,17(3):39-44.
被引量:6
4
邱高峰,Feng.,QG.
虾蟹类遗传育种学研究[J]
.水产学报,1998,22(3):265-274.
被引量:20
5
陆仁后,张菁,刘向宇,余宏俊.
AN EXPERIMENT ON INDUCTION OF TRIPLOIDY IN ERIOCHEIR JAPONICUS HEPUENSIS DAI BY HEAT TREATMENT[J]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1993,11(1):21-24.
被引量:2
6
张秀梅,柳广东,高天翔.
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4):533-542.
被引量:13
二级引证文献
55
1
陈锦民,康现江,李少菁,王桂忠,叶海辉.
锯缘青蟹受精过程核相变化的研究[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3(5):688-692.
被引量:4
2
潘伟槐,祝尧荣,黄文光,孙银燕.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成体组织三种同工酶的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1(4):43-46.
被引量:10
3
黄晖,何建国,李秀保,张俊彬,邹仁林.
柳珊瑚分子系统发育学的研究进展[J]
.海洋通报,2005,24(2):63-71.
被引量:7
4
王青,孔晓瑜,于珊珊,喻子牛.
十足目染色体研究进展[J]
.海洋科学,2005,29(6):60-65.
被引量:11
5
赵晓勤,倪娟,陈立侨,顾志敏,周志明.
日本沼虾4种群的形态差异分析[J]
.中国水产科学,2006,13(2):224-229.
被引量:54
6
赵晓勤,倪娟,陈立侨,顾志敏,周志明.
日本沼虾基因片段PCR扩增的条件优化[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8-74.
被引量:2
7
张杰,康冀川,吴兴亮.
灵芝属分子系统学研究进展[J]
.贵州科学,2006,24(2):75-79.
被引量:7
8
胡鹏飞,王茜,戴伟,王晓梅.
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线粒体DNA的遗传多样性研究[J]
.水产学杂志,2006,19(1):1-5.
被引量:8
9
孙悦娜,冯建彬,李家乐,聂式忠.
日本沼虾三群体线粒体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的差异与系统进化[J]
.动物学杂志,2007,42(1):59-66.
被引量:23
10
陈杰,郭慧,陈立侨,王晓艳,韩洁.
中国秀丽白虾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变异(英文)[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2-80.
被引量:9
1
郑曙明,吴青.
中华绒螯蟹同工酶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1994,18(2):183-185.
被引量:22
2
张乃军,黄世强.
在“熊猫之家”里[J]
.科技潮,2000(6):32-33.
3
堵南山.
中华绒螯蟹 在欧州[J]
.水产科技情报,2003,30(1):7-9.
被引量:11
4
王巧伶.
中华绒螯蟹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J]
.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1(4):66-72.
被引量:13
5
张开翔.
大银鱼胚胎发育的观察[J]
.湖泊科学,1992,4(2):25-37.
被引量:21
6
卢敬让,赖伟.
镉对中华绒螯蟹鳃组织及其亚显微结构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1991,22(6):566-570.
被引量:30
7
顾志峰,王文,杜开和.
中华绒螯蟹鳃的超微结构观察[J]
.电子显微学报,2000,19(3):316-317.
被引量:1
8
堵南山.
中华绒螯蟹在北美洲[J]
.水产科技情报,2003,30(4):151-152.
被引量:3
9
张硕,董双林,王芳.
虾蟹类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产科学,1998,5(4):88-92.
被引量:25
10
张列士,陆锦天.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蜕壳和生长的研究进展[J]
.水产科技情报,2001,28(6):246-250.
被引量:23
水生生物学报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