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让.瓦勒、科耶夫以及伊波利特代表了法国黑格尔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为一种思潮,法国黑格尔主义具有理论上的共性:以青年黑格尔为研究对象,并着重于以人的现实生存为研究起点。这一思潮在经过科耶夫的"有意"误读后发展成为了一种哲学人类学,从而推进了当代法国哲学从"精神"问题向"存在"问题的转变,并在科耶夫欲望理论的激发之下,最终诱发了法国哲学从"存在"向"结构"的转变。伊波利特早期与晚期的思想断裂正是这一转变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法国黑格尔主义思潮的演进成为了当代法国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因。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劳动与管理的历史辩证法"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