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法国黑格尔主义起源、演进及其影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让.瓦勒、科耶夫以及伊波利特代表了法国黑格尔主义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作为一种思潮,法国黑格尔主义具有理论上的共性:以青年黑格尔为研究对象,并着重于以人的现实生存为研究起点。这一思潮在经过科耶夫的"有意"误读后发展成为了一种哲学人类学,从而推进了当代法国哲学从"精神"问题向"存在"问题的转变,并在科耶夫欲望理论的激发之下,最终诱发了法国哲学从"存在"向"结构"的转变。伊波利特早期与晚期的思想断裂正是这一转变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法国黑格尔主义思潮的演进成为了当代法国哲学发展的内在动因。
作者 夏莹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哲学系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7,共6页 Jiangsu Social Sciences
基金 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劳动与管理的历史辩证法"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Maurice Merleau-Ponty, 'L'existentisme chez Hegel' in Sens et nort-sens, Paris,1948, pp.125-126.
  • 2Simone de Beauvoir, Memoirs of a Dutiful Daughter, trans. J.Kirkup, New York,1959, p.243. Jean-Paul Sartre, Situations, trans. Benita Eisler, Greenwich, Conn,1965, p.158.
  • 3G. Jaarczyk et P-J. Labarriere, De Kojeve a Hegel, 150 arts de pensee hegelienne en France, Albin Michel, 1996, p.21.
  • 4Jean Walh,le Malheur de la conscience darts la philosophie de Hegel, PUF, 1951 ,p.11,p.10,p.14,p.13,p.20.
  • 5Jean Walh, Esquisse pour une histoire de L'existential- isme, L'Arche,1949, p.91.
  • 6[法]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第4页,第4-5页,第5页.
  • 7Alexandre Kojeve, Introduction to the Reading of Hege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0, p6.
  • 8.《拉康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89页.
  • 9[加]莎蒂亚·德鲁里.《亚历山大·科耶夫:后现代政治的根源》,赵琦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191页.
  • 10Jean Hyppolit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e, Samuel Cherniak and John Heckman trans. Northwstern University Press Evanston, 1974, p.XXVI.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