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0期58-61,共4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参考文献8
-
1洪琅.现代生物技术制药工业发展概况[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6):4-11. 被引量:8
-
2翁延年,张树庸.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情况简介[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5):5-10. 被引量:25
-
3傅荣昭,邵鹏柱,高文远,孙勇如.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药用植物研究上的应用前景[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4):14-18. 被引量:54
-
4罗明典.生物技术领域十个方面的发展趋势[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2):13-16. 被引量:21
-
5刘涤,胡之璧.植物生物技术在传统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1):37-41. 被引量:13
-
6丁锡申.基因工程药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3):2-6. 被引量:8
-
7李越中,陈琦.海洋微生物资源多样性[J].生物工程进展,1998,18(4):34-40. 被引量:29
-
8莽克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生物技术[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6):2-16.
二级参考文献26
-
1傅荣昭,李文彬,孙勇如.DNA分子诊断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J].高技术通讯,1994,4(2):37-40. 被引量:6
-
2刘涤,胡之璧.植物生物技术在传统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生物工程进展,1997,17(1):37-41. 被引量:13
-
3胡之璧,海峡两岩暨香港第三届中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1996年
-
4黄炼栋,上海市药学会生药学和天然产物化学年会,1996年
-
5陈长勋,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年
-
6曹效东,植物生理学通讯,1996年,32卷,284页
-
7刘涤,植物资源与环境,1996年
-
8胡之璧,’97中国成都中药研究与应用国际学术会论文集,1995年
-
9郑志仁,上海市药学会生药学和天然产物化学年会,1995年
-
10陈士云,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5年,70卷,71页
共引文献149
-
1艾翠玲.光合细菌对高浓度味精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10):123-126. 被引量:5
-
2许洹瑞.分子标记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黑龙江环境通报,2013,37(1):1-4. 被引量:4
-
3向仁德.现代生物技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概况[J].中国医学生物技术应用,2003(2):1-5. 被引量:5
-
4王晓玲,孔秀兰.人类未来食物来源浅析[J].白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3(3):37-39.
-
5印丽萍,邓晟,易建平,邬宏.假高粱及其近似种同源性研究进展[J].植物检疫,2004,18(4):232-236. 被引量:1
-
6阮亿明.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J].福建化工,2004(2):36-37.
-
7杨柳,程波,曾凡波.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及其在生药学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04,7(7):559-561. 被引量:7
-
8傅大煦,张辉,陈纹,苏雪,孙坤,陈家宽.新疆药用桑树9个栽培群体的RAPD分析[J].中草药,2004,35(9):1053-1056. 被引量:12
-
9吴昊,张赣道.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展望[J].江苏环境科技,2004,17(2):38-40. 被引量:11
-
10薛超波,王国良,金珊,郑天伦.海洋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进展,2004,22(3):377-384. 被引量:23
同被引文献9
-
1郭照江 汪美先.从杂交方法到方法杂交[J].医学与哲学,1987,(10):23-25.
-
2吴煜.组织和细胞的超微结构在中医证研究中的意义及其前景[J].医学与哲学,1998,19(1):33-34. 被引量:1
-
3吴启锋.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现代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3):11-13. 被引量:11
-
4宋为民,王明艳,徐力.基因组学是中医现代化的最佳切入点[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4):193-195. 被引量:32
-
5张思仲.人类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医学应用[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9,16(2):119-122. 被引量:70
-
6柳和培.电子显微学与中西医结合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11):56-57. 被引量:2
-
7李石生,邓京振,赵守训,谭宁华,周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分子药性假说的提出[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2):83-84. 被引量:44
-
8王北婴,刘保延,王跃生,谈钰元,许传国,杨峻山,赵润怀,姚善泾,程翼宇,王焕魁,萧伟,祝红五,曹光明,钟虹光,林哲.中药产业“十五”期间发展规划的构想——对我国中药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思考(二)[J].中国新药杂志,2000,9(5):289-293. 被引量:5
-
9施洪飞,张宗明.分子细胞生物学为中医药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J].医学与哲学,2000,21(6):40-4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
-
1司桂萍.中西药分组治疗不孕症排卵异常的超声监测及临床价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7,9(15):119-119.
-
2刘燕君,佟丽,曹敏敏,鲁思凡,常玉娟,史海霞,魏玮.分子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结合研究发展概况[J].中医杂志,2015,56(2):169-173. 被引量:7
-
3汪凌菲.生物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纵横,2020(7):199-200. 被引量:1
-
4董昌武.生物医学与生物技术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J].中医药学刊,2003,21(1):121-122. 被引量:4
-
5佟晓哲.中医基础理论与细胞生命运动浅释[J].中医药学刊,2004,22(2):303-304. 被引量:2
-
6佟晓哲,明彩荣.中医理论与细胞生物学之比较简析[J].中医药学刊,2004,22(4):685-686.
-
1李璐,姚默,赵兵,高昂,于烽,巩江,倪士峰.生物的心灵感应浅谈[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2):14-16. 被引量:1
-
2刘慧芬,魏会平.分子生物学与中医现代化[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2003,20(4):63-64. 被引量:2
-
3何裕民.中医“现代化”的思考[J].科学,2008,60(6):22-25. 被引量:4
-
4果德安,戴均贵,等.中药生物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J].生物医药世界,2001(V00):113-116.
-
5高叶梅.乌灵胶囊[J].大众健康,2009(3):113-113.
-
6戴均贵,果德安,郭洪祝.寻找曾经拥有的世界——传统中药的生物技术研究进展[J].首都医药,2001,8(5):4-6. 被引量:2
-
7高顺生.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面临的难点与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26(3):59-62. 被引量:4
-
8张卫红,彭安堂.生物转化中药的研究思路浅论[J].河北中医,2014,36(11):1745-1747.
-
9中国未来20年将构建4000亿元中医药产业[J].医药工程设计,2007,28(4):56-56.
-
10赵晓山,罗仁,雷作熹,薛耀明,董晓雷.基因组学对中医证候现代化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03,24(7):57-58. 被引量: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