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艾伦·伍德对新社会主义理论的批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艾伦·伍德在《新社会主义》中对二十世纪后期所谓"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批评。伍德批评安德鲁·高兹对工人阶级概念的解构,批评E·拉克劳将意识形态或话语独立化,批评加尔文是柏拉图式的马克思主义者,以此捍卫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洁性。今天,重温伍德的思想,对于我们如何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作者
李伟东
机构地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出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2-97,共6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关键词
艾伦·伍德
新社会主义
工人阶级
分类号
B089.1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738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再版序言第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9页.
3
艾伦·伍德.《新社会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2008年版,第16、16、15-16、200、191、124、123、127-128、128、94、95、53、51、61、183页.
4
Andre Gorz, Farewell to the Working Class, London:Pluto Press, 1982, pp. 67 - 68, 80 - 81.
5
张盾.
马克思的政治理论及其路径[J]
.中国社会科学,2006(5):33-45.
被引量:41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3
卢卡奇 杜章智译.《历史与阶级意识》[M].商务印书馆,1995年..
4
乌尔里希·贝克 何博闻译.《风险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第1版.第8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8
.《列宁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2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9页.
10
.《资本论》第3卷[M].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697页.
共引文献
738
1
黄开洲.
马克思《论犹太人问题》人权思想探析[J]
.中国人权评论,2019(1).
2
马鹏莲.
英雄与无产阶级:马克思革命思想的悲剧内核与未来性前景[J]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21(1):344-362.
被引量:1
3
尹占文.
发生学视域下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代言的逻辑与限度[J]
.思想理论战线,2024(1):42-50.
4
李玲芬.
高教过程中学生的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J]
.菏泽学院学报,2003,26(1):80-84.
5
周尚君.
论法律社会学的知识传统——以关键人物为线索[J]
.金陵法律评论,2010(1):3-11.
被引量:1
6
路日亮.
社会发展的价值尺度刍议[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00-103.
7
张盾.
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述评[J]
.哲学动态,2006(11):30-33.
被引量:4
8
一年来若干学术问题讨论综述(哲学)[J]
.学术月刊,2007,39(2):154-160.
9
蒋永甫,谢舜.
草根民主:内涵、限度与提升——村民自治的政治学思考[J]
.东南学术,2007(4):31-38.
被引量:12
10
徐福来.
“积极自由”与“自由个性”——柏林对马克思“自由”概念的误读[J]
.浙江学刊,2007(5):121-126.
被引量:2
1
徐世澄.
古巴求变[J]
.同舟共进,2012(7):66-68.
2
欧阳向英.
俄学者论社会主义与道德[J]
.国外理论动态,2000(1):16-18.
3
许俊达.
德曼的“新社会主义哲学”和他的“新发现”[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1(4):25-32.
4
王继宣.
改革开放30年与唯物史观[J]
.新视野,2009(1):13-14.
5
王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初探[J]
.活力,2006(11X):43-43.
6
刘建华.
思维的连贯性——关于我这些年的作品[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75-82.
7
秦云.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
.魅力中国,2014(14):289-290.
被引量:1
8
孙伯鍨.
谈谈“类”与“社会”[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1998,35(1):12-15.
被引量:2
9
姜献生,左妮红.
论青年的独立化过程[J]
.唐山学院学报,2004,17(1):9-11.
被引量:1
10
赵司空.
苏东剧变后的东欧马克思主义研究——以匈牙利为典型个案的分析[J]
.教学与研究,2012(9):17-23.
广东社会科学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