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建构主义,文学批评中的新思潮?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从语言学转向所带来的影响谈起,提出了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不足之处,并以吕俊教授的建构主义翻译学为参照,建议把以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指导的建构主义引入文学理论批评中来。
作者 田丰
出处 《文教资料》 2011年第3期13-14,共2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6

  • 1黄必康.试论西方文学理论中的文本与社会历史语境[J].外国语,1998,21(4):16-21. 被引量:3
  • 2张杰.批评的转向:从语言学走向话语学[J].外国语,1998,21(4):22-25. 被引量:8
  • 3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1):72-78. 被引量:380
  • 4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 5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
  • 6福柯.权力的眼睛[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2-51.
  • 7尤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 8托马斯·库恩 范岱年 纪树立译.必要的张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9托马斯·库恩 金吾伦 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10汉斯·波塞尔 李文潮译.科学:什么是科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共引文献1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