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张爱玲文坛交往录(1943—1952,上海)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943年春天,张爱玲透过母亲黄逸梵娘家的亲戚,也是园艺家黄岳渊的介绍,带着两篇小说——《沉香屑一第一炉香》和《沉香屑一第二炉香》,去拜访《紫罗兰》杂志的主编周瘦鹃。周瘦鹃读后“深喜之”,
作者
蔡登山
出处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8,共15页
关键词
交往
文坛
上海
《紫罗兰》
周瘦鹃
张爱玲
沉香
小说
分类号
I209.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3
1
王宇平.
学士台风云——抗战初中期内地作家在香港的聚合与分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2):115-128.
被引量:2
2
高全之.
忏悔与虚实——《小团圆》的一种读法[J]
.现代中文学刊,2009(6):75-82.
被引量:4
3
陈子善.
张爱玲与小报——从《天地人》“出土”说起[J]
.书城,2007(9):40-4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郁风.
永远值得记取——记抗战中在香港的“文艺通讯部”[J]
.新文学史料,1996,0(1):180-184.
被引量:1
2
王文彬.
戴望舒年表[J]
.新文学史料,2005(1):95-105.
被引量:9
3
李今.
穆时英年谱简编[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6):237-268.
被引量:22
4
Charles Dickens.David Copperfield[]..1948
5
Sylvere Monod.Dickens the Novelist[]..1968
6
Khaled Hosseini.The Kite Runner[]..2003
7
Barry Westburg.The Confessional Fictions of Charles Dickens[]..
8
袁小伦.
港岛殊勋——周恩来与战时的香港文坛[J]
.党史纵横,1998,0(3):4-9.
被引量:1
9
窦康.
戴杜衡先生年谱简编[J]
.新文学史料,2004(1):183-194.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4
1
冷川.
2009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4):160-180.
2
张亮.
《小团圆》:一个充满“竞争”意味的文本[J]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4):36-41.
3
蔡涛.
香港岭英中学的《抗战》、《建国》壁画(1939)——兼论抗战时期美术界的媒介竞争现象[J]
.美术学报,2016(1):56-72.
被引量:7
4
方辰娟,杨必芽,汪成法(指导).
张爱玲前后期作品中环境描写的对比——以《第一炉香》《金锁记》《小团圆》为例[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1(9):113-115.
同被引文献
18
1
柯灵.
上海沦陷期间戏剧文学管窥[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1(2):1-18.
被引量:16
2
陈子善.
1945-1949年间的张爱玲[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3):51-55.
被引量:5
3
张爱玲.《忆胡适之》[A]..《张爱玲典藏全集》散文卷四[C].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35页.
4
张爱玲.《论写作》[A]..《张爱玲文集》第4卷[C].,.第81页.
5
张爱玲.《中国的日夜》,《张爱玲文集(第四卷)》,第247页.
6
孟悦.《中国文学"现代性"与张爱玲》,《人·历史·家园:文化批评三调》,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7
高全之:《张爱玲与香港美国新闻处-访问麦卡锡先生》,《记忆张爱玲》,陈子善编,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8
孙瑞珍:《张爱玲生平和创作活动简记》,《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2期,第159-163页.
9
王景山:《关于张爱玲生平及创作情况的补正》,《新文学史料》,1988年第3期,第209-211页.
10
张爱玲:《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张爱玲全集·流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1年,第263页.
引证文献
3
1
邝明艳.
张爱玲如何改写?——从《普汉先生》到《十八春》[J]
.现代中文学刊,2013(5):27-33.
被引量:3
2
王迪.
从“晦涩”中另外“读出一行”——张爱玲《心经》一文的戏剧性[J]
.华文文学,2019,0(1):89-95.
被引量:2
3
张少娇.
美国汉学视域下张爱玲创作中对色彩的聚焦——以《乱世书写》和《裸观》为例[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3,45(1):48-53.
二级引证文献
5
1
程夏敏.
同一故事框架下的艺术改写——以《半生缘》与《普汉先生》为例[J]
.华文文学,2016,0(3):62-66.
被引量:2
2
卜杭宾.
张爱玲的创造性改写:从《普汉先生》到《半生缘》[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1):82-87.
被引量:1
3
刘阳河.
张爱玲与马宽德的书信往来[J]
.新文学史料,2023(1):91-96.
被引量:1
4
罗筱瑞.
“镣铐”下的自我救赎——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解读张爱玲《心经》[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7(1):16-20.
5
黄晓燕.
《心经》中的现代经验与返古倾向[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3(6):82-84.
1
林夏.
张爱玲和《万象》[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2(3):56-57.
2
施慧玲.
周瘦鹃部分翻译作品作者评介实录[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9):7-7.
3
贾宝泉.
关于死(外一首)[J]
.星星(上),2000(3):87-87.
4
二月.
苏州老宅[J]
.苏州杂志,2016,0(1):19-22.
5
仕零.
紫罗兰[J]
.快乐阅读(可爱女生),2010(3):39-39.
6
谢其章.
周瘦鹃的紫兰情结[J]
.收藏.拍卖,2010(2):66-69.
7
刘半农痛斥"鸳鸯蝴蝶派"[J]
.文史博览,2015(3):42-42.
8
林夏.
张爱玲和《紫罗兰》[J]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2(1):48-49.
9
刘莹.
张爱玲电影剧本对小说的延续和悖逆[J]
.理论与创作,2011(4):67-70.
10
贾雪迪.
鸳鸯蝴蝶派的余音与新响:《紫罗兰》(1943-1945)[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2Z):27-28.
新文学史料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