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基于信用缓释工具的地区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地区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本文首先考察了国际信用衍生品市场,结合我国近期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重点对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结合我国地区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现状,探讨了如何利用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对其进行有效管理。
作者
寇埻
机构地区
山西财经大学
出处
《经济师》
2011年第2期199-200,共2页
关键词
信用缓释工具
地区性商业银行
信贷风险
分类号
F830.5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蔡光喜 徐光.国际信用衍生产品最新发展动态及启示.China Bond,2010,(8).
2
余亮,尹小兵.
全球信用衍生品市场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J]
.国际经济评论,2009(2):40-43.
被引量:8
3
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BBA).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
4
Robert E. Whaley. Derivatives: Markets, valuation, and Risk Management[M].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British Bankers Association (BBA), Credit Derivatives Report 2006.
2
Gunter Meissner. Credit Derivatives: Application, Pricing, and Risk Management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5.
3
International Swaps and Derivatives Association ( ISDA ). ISDA Credit Derivatives Definitions 2003.
4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07).《中国银行间市场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主协议》.
5
张明.
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
.国际经济评论,2008(4):32-37.
被引量:88
6
史永东,赵永刚.
信用衍生品的国际发展机理研究[J]
.财经问题研究,2008(10):54-60.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7
1
安毅,赵婷.
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发展——基于金融结构和宏观稳定的分析[J]
.南方金融,2010(10):55-59.
被引量:4
2
王婧,王光明.
信用衍生品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
.新金融,2012(1):31-36.
被引量:3
3
方迪,张士云.
金融市场化背景下我国信用衍生品的创新研究[J]
.铜陵学院学报,2013,12(3):39-41.
4
陈标,周长富.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衍生产品发展的国际借鉴和政策启示[J]
.金融纵横,2013(11):58-64.
被引量:1
5
徐杨.
次贷危机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种信用衍生产品[J]
.东方企业文化,2010(1X):33-34.
被引量:1
6
李轶鸣.
中央对手方清算:做好衍生品市场的防火员[J]
.金融市场研究,2017,77(4):113-123.
7
郭桂霞,陶慧敏,张尧.
供应链与信用违约互换的外部性研究——来自企业层面的证据[J]
.金融论坛,2024(6):26-35.
同被引文献
10
1
涂国平,黄洪谦.
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J]
.审计与理财,2005(8):37-38.
被引量:1
2
付剑峰,沈文京,赵昌文,贾建平.
信用违约互换的发展及其对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J]
.中国科技论坛,2009(12):69-72.
被引量:3
3
程华南.
对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
.金融纵横,2010(2):63-66.
被引量:10
4
刘勇.
坚持金融创新,拓宽临海融资渠道[J]
.经济师,2011(2):207-207.
被引量:1
5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周荣芳.
2010年金融市场创新产品运行效应评估报告[J]
.中国货币市场,2011(3):10-21.
被引量:2
6
成万牍.
2010:中国资本市场大事追记[J]
.南方论刊,2011(3):21-24.
被引量:1
7
王萍萍,潘炳强.
我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新实践研究[J]
.投资研究,2011,30(5):33-36.
被引量:1
8
张强,吴敏.
中国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创新试点最新进展研究[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32(4):2-8.
被引量:10
9
李彬彬.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分析及管理对策[J]
.法制与经济,2011,20(14):86-87.
被引量:4
10
李嘉鑫.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信贷市场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1,0(11X):193-19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汪梦迪.
基于信用风险缓释工具的中小企业融资分析[J]
.经济师,2012(7):258-259.
被引量:2
2
罗晶菁,陆范佳,白杨.
CRM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前景分析[J]
.经营管理者,2014(14):7-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林巧燕.
台州小微金融创新的发展路径研究[J]
.特区经济,2015(6):41-43.
被引量:2
2
万芝伶.
重庆市小微型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基于供应链融资视角[J]
.商,2016,0(12):166-167.
1
夏雪清.
浅析金融危机下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J]
.呼和浩特科技,2009(3):31-32.
2
苗琳,肖倬.
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6(07X):144-144.
3
闫果棠.
从压力事件看信用缓释工具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生产力研究,2012(4):69-71.
被引量:1
4
汪慧玲,余实.
基于DEA的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研究[J]
.学习与实践,2010(8):18-24.
被引量:2
5
王海东.
日本地方银行制度对我国发展地区性商业银行的启示[J]
.西南金融,2000(3):58-60.
被引量:5
6
张众.
信用缓释工具(CRM)在我国科技企业的应用研究[J]
.投资研究,2011,30(4):6-8.
7
史进峰.
CRM试水50万亿信用市场[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12):70-72.
8
李仁杰.
顺应金融监管 保障稳健发展[J]
.中国金融家,2004(10):25-27.
9
陈子民.
树立新观念 开创金融竞争新局面[J]
.金融理论与实践,1996(10):34-35.
10
王海东.
日本地方银行制度对我国发展地区性商业银行的启示[J]
.现代金融,2000(2):38-39.
被引量:1
经济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