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实现问题分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处于教育对象,但同样具有主体性,而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把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
作者
刘静
机构地区
三明学院学生工作处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29-130,共2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主体性
实现原则
实现途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2002.307.
2
马波,张炜平,严学仕,赵雄伟,王羽,张鹏辉.
主体性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新西部(理论版),2008(12):172-172.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雪飞.
论主体性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9(3):88-90.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7
1
傅鹤鸣,漆乐乐.
哲学视域下的图书馆与网络时代[J]
.图书馆,2005(6):15-17.
被引量:4
2
吴晓明.
马克思对主体哲学的批判与当代哲学的语言学转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8(3):1-9.
被引量:11
3
程远.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285-286.
4
朱虹.
论全面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与建设[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7(1):3-10.
被引量:20
5
杜艳葶.
异化劳动理论中的自由观[J]
.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4(2):31-32.
6
禹云闪,管亚苹.
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有效途径[J]
.科教文汇,2017(8):10-11.
被引量:1
7
黄海.
新媒体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湘潮(理论版),2012(10):21-21.
同被引文献
22
1
郁政宏.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三江高教,2006,0(Z1):30-34.
被引量:11
2
李海燕.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9):21-23.
被引量:15
3
王增收.
从公民政治认同的缺失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
.湖北社会科学,2005(9):128-130.
被引量:8
4
邱雪薇,梁红敏.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初探[J]
.西江教育论丛,2007(1):13-18.
被引量:4
5
张梅花.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3):27-29.
被引量:9
6
徐俊蕾.
社会认同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
.继续教育研究,2009(3):127-129.
被引量:9
7
蔡鸿新,张凯民.
建设和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若干思考[J]
.思想教育研究,2009(2):61-63.
被引量:7
8
张北坪.
论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J]
.探索,2009(2):127-130.
被引量:18
9
张安强.
论高校政治文化建设[J]
.职教通讯(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24(3):88-91.
被引量:8
10
佘双好.
论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紧密结合[J]
.高校理论战线,2010(8):24-27.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7
1
黄昆.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大学生政治认同[J]
.文教资料,2012(10):113-114.
被引量:1
2
张玉琛,唐圣华,张达.
当代高校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向[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159-161.
被引量:1
3
施源德,欧阳锐,王耕.
高校人才培养的环境效应及建设研究[J]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2,29(10):87-90.
被引量:1
4
焦芬.
应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治模式的培养[J]
.商情,2013(36):22-22.
5
陈新新.
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J]
.求知导刊,2015(16):18-19.
6
王洪秋,吕平,姜莉.
新时代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培育路径的转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5):129-133.
被引量:7
7
王成.
浅析理性多元论视阈下高校思政课教育的困境——以吉林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实验班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62-6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黄宝,邓闪闪.
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机制创新研究[J]
.理论观察,2022(4):19-21.
被引量:1
2
张玉琛,李贤.
五四精神涵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4):8-11.
3
李文.
从政治认同到实践契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6(4):130-136.
被引量:2
4
孙倩,刘志杰.
基于熵值法的石家庄市人才集聚环境的效应研究[J]
.现代营销(下),2020(10):208-209.
5
余成武.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与健康社会心态塑造探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6):732-736.
6
高燕.
焦点解决技术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106-109.
7
张君法,张寅.
新时代高职农村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279-282.
8
陈洪.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社会心态培育研究述评[J]
.现代教育科学,2022(3):139-143.
被引量:4
9
崔磊.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认同价值观的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5):1-3.
被引量:3
10
孙棋,周鑫鹏.
基础学科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浙江大学强基计划为例[J]
.高教探索,2024(4):92-97.
1
王剑东.
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原则[J]
.新校园(中旬刊),2014(10):28-28.
2
张以林.
关于大学生德育的若干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6):149-151.
3
张翀.
高校德育教育主体性基本问题剖析[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6(S2):32-34.
被引量:3
4
吴倩茹,伍自强.
新时代特征下中国梦与高校研究生教育主体性发挥的关系探究[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34(4):72-75.
被引量:5
5
徐建明.
大学生生活目标的实现与构建和谐社会[J]
.中国教师,2010(S1):74-75.
6
赵艳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主体[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9):80-80.
7
王秀琴.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过程[J]
.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5):97-97.
8
吕锋.
浅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主体[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09(21):5-5.
9
张华.
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主体[J]
.新课程(小学),2009(2):55-55.
10
李智勇.
小议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主体[J]
.空中英语教室(新教师教学),2010(2):115-116.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