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转型期大陆电影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建构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大陆电影的"中国形象"是对中华文化特征的一种想象性建构,是一整套内含话语机制的隐喻符号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后某些重要的中国大陆电影人在异域目光的注视下,在国内电影工业十分脆弱的不利现实下,选择了模式化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段,塑造了一个个具有"他者"指称的"中国镜像"。"旧民俗化的中国形象"、"新都市化的中国形象"、"武侠化的中国形象",从开始的无意暗合到后来的刻意塑造甚至是狂热追求,从猎奇质素的加入到叙事构图的模式化再到发行评奖的国际化策略,西方的话语秩序一步步内化并深深镶嵌在中国民族电影的制作中。由此让我们看到后殖民语境下弱势文化中的电影群体创作和表述自身的尴尬心态和艰难处境,同时也让我们发现了从某个侧面把握整个中国文化在转型期所面临的困境和契机。
作者 李娅菲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6-123,共8页 Literature,History,and Philosoph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爱德华·萨伊德.《东方不是东方-濒于消亡的东方主义时代》,唐建清、张建民译,韩少功、蒋子丹主编.《是明灯还是幻象》,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 2艾贾兹·阿赫莫德.《詹姆逊的他性修辞与“民族寓言”》,孟登迎译,朱立元总主编、包亚明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 3张隆溪主编.《非我的神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7页.
  • 4[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52页.
  • 5[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第44-45页.
  • 6[美]弗·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朱立元总主编、包亚明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四卷《后现代景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 7陈旭光.《“五代后新生代导演”:现实境况、精神历程与“电影策”》,2004年4月26日,http://www.culstudies.tom.
  • 8张慧瑜.《关于中国“地下电影”的文化解析》,2003年4月21日,http://www.filmsea.cm.
  • 9王一川.《全球化时代的中国视觉流》,2003年3月22日,http://www.culstudies.com.
  • 10《点评:奥斯卡金像奖之悲喜剧》,《扬子晚报》2003年3月25日.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