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施蒂纳与费尔巴哈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施蒂纳和费尔巴哈之间的论战是青年黑格尔派历史中最重要的一场思想运动。本文详细讨论了他们交锋的三个回合:施蒂纳在《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中对费尔巴哈的不彻底的无神论的批判,费尔巴哈随后为自己所作的辩护,以及施蒂纳的反批评。施蒂纳最终赢得了这次论战,在反对唯心主义的进程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作者
劳伦斯·S.斯特佩勒维克
林钊(译)
机构地区
美国维拉诺瓦大学
不详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5,共8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费尔巴哈
施蒂纳
青年黑格尔派
人
我
分类号
B089 [哲学宗教—哲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1
1
《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J].维干德季刊,(3).
2
1844年12月17日卢格给其母亲的信,载于《书信与日记》(1825-1880),第1卷,第386页,Berlin,1886.
3
卡尔·阿谢里.《费尔巴哈思想的断裂》,载《哲学的批判研究》,第110页,Frankurt/Main,1969.
4
尼古拉斯·洛克维兹.《马克思与施蒂纳》,载《马克思主义的去神化》,The Hague,1969.
5
《施蒂纳的复兴》[J].观念史,1974,(35):323-329.
6
费尔巴哈.“因《唯一者及其所有物》而论《基督教的本质》”,见再版的《费尔巴哈文集》第2卷,第427-441页,Berlin,1970.
7
赫尔曼·格罗克纳.《黑格尔哲学的前提》,转引自悉尼·胡克.《从黑格尔到马克思》,第220页(Ann Arbor,1962).
8
恩格斯1844年11月19日写给马克思的信.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13页,Berlin,1965.
9
《自然科学与革命》,载《文学副刊集编》,第268页,Leipzig,1850.
10
《施蒂纳和费尔巴哈》[J].奥地利评论,1911,26:427-427.
同被引文献
40
1
杨耕.
全国唯物史观形成问题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J]
.江淮论坛,1984(5):28-32.
被引量:1
2
李淑梅.
从社会物质关系透视“权利、法律和犯罪”——马克思对施蒂纳的批判[J]
.学习与探索,2013(9):7-14.
被引量:2
3
郝立新.
在史与论的统一中拓展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三个向度[J]
.理论视野,2014(12):9-11.
被引量:2
4
魏小萍.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学问题讨论[J]
.哲学动态,2006(2):8-12.
被引量:4
5
鲁克俭.
“马克思文本解读”研究不能无视版本研究的新成果——评张一兵“《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代译序”[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1):69-73.
被引量:17
6
聂锦芳.
《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赫斯问题”[J]
.学习与探索,2006(5):17-26.
被引量:11
7
刘怀玉.
马克思哲学革命关键环节的历史原象——从《未来哲学原理》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
.河北学刊,2006,26(6):8-14.
被引量:4
8
吴晓明.
施蒂纳的“唯一者”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7,44(3):14-21.
被引量:15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页,第266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第445页.
引证文献
2
1
刘同舫.
马克思的解放理论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及人类学[J]
.学海,2016(1):177-181.
被引量:1
2
杨洪源,王莅.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新哲学”——近年来国内《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述评[J]
.中国哲学年鉴,2017(1):145-166.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娜.
费尔巴哈的自然及人本主义哲学再解读[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3):31-38.
1
陈根.
哲学基本问题的提出是哲学史发展的逻辑必然[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2):1-4.
2
陆军恒.
反对唯心主义 树立科学信仰[J]
.高校理论战线,2000(1):50-53.
被引量:1
3
蒋国保.
儒家伦理之普世价值的再思考[J]
.社会科学战线,2010(4):39-46.
被引量:6
4
欧瑞,孟小非.
施蒂纳之“我”的分析——读《唯一者及其所有物》[J]
.丽水学院学报,2013,35(4):39-42.
5
李唯一.
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命题的探讨[J]
.哲学研究,1960(2):29-38.
被引量:2
6
丁良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述论[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4):69-70.
7
朱立元,栗永清.
对近期有关实践存在论批评的反批评——对董学文等先生的批评的初步总结[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1):56-78.
被引量:7
8
林钊.
唯心主义者费尔巴哈——解读施蒂纳对费尔巴哈的两次批判[J]
.岭南学刊,2013(2):119-123.
9
李洪林.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J]
.哲学研究,1957(1):111-130.
10
李步楼.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反对唯心主义有神论的锐利武器[J]
.湖北社会科学,1999(10):12-14.
学海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