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木聚糖降解酶系统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木聚糖降解酶系统的的多种组成成分,各个酶的生物化学特性,并着重介绍了木聚糖降解酶系统中的主要酶──木聚糖酶的结构、基因特征及其代谢调控机理。
作者
邹永龙
王国强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
出处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99年第5期404-410,共7页
Plant Physiology Communications
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基金
关键词
木聚糖
降解酶
木聚糖酶
结构
基因调控
代谢
分类号
Q946.5 [生物学—植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8
同被引文献
21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97
参考文献
4
1
阎伯旭,高培基.
纤维素酶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1995,7(5):22-25.
被引量:45
2
朱静,严自正.
微生物产生的木聚糖酶的功能和应用[J]
.生物工程学报,1996,12(4):375-378.
被引量:25
3
Flint H J,Xylans and Xylanase,1992年,301页
4
Lin LL,FEMS Microbiol Lett,1991年,84卷,197页
二级参考文献
2
1
Wong K K Y,Can J Microbiol,1986年,32卷,570页
2
Tan L O L,Enzyme Microb Technol,1985年,7卷,431页
共引文献
68
1
张平平,刘宪华.
纤维素生物降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天津农学院学报,2004,11(3):48-54.
被引量:22
2
白爱枝,梁运章,杨军,李市场,潘仁瑞.
木聚糖酶高产突变菌株——黑曲霉AN497的正交试验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30(9):15-18.
被引量:3
3
杨吉霞,蔡俊鹏,祝玲.
纤维素酶在中药成分提取中的应用[J]
.中药材,2005,28(1):64-67.
被引量:29
4
张颖.
纤维素酶与碱性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5,26(2):13-21.
被引量:11
5
王冬梅,李多川,孟军.
嗜热子囊菌光孢变种Thermoascus aurantiacus var.levisporus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特性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24(5):1007-1012.
被引量:2
6
陈庆庆,夏黎明.
豆粕异黄酮酶法提取的研究[J]
.中国粮油学报,2005,20(5):78-81.
被引量:2
7
杨会军,李勤真,王春刚.
军用集装箱空箱调运管理[J]
.集装箱化,2005,16(10):26-28.
8
高洁,李军训,肖军,杜金华.
黑曲霉ASP-12固态发酵木聚糖酶培养条件研究[J]
.饲料工业,2006,27(6):16-18.
被引量:4
9
顾阳,勇强,余世袁.
高温预处理对木聚糖酶水解制备低聚木糖的促进作用[J]
.林产化学与工业,2006,26(1):6-10.
被引量:2
10
包怡红,李雪龙.
木聚糖酶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
.食品与机械,2006,22(4):130-133.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216
1
邢声远,刘政,周湘祁.
竹原纤维的性能及其产品开发[J]
.纺织导报,2004(4):43-48.
被引量:71
2
王国惠.
污染控制中混合菌的研究[J]
.环境技术,2004,22(4):39-42.
被引量:3
3
黄祖新,陈由强,陈如凯.
甘蔗渣的酶降解研究进展[J]
.甘蔗(福建),2004,11(4):52-56.
被引量:22
4
赵德安.
混合发酵与纯种发酵[J]
.中国调味品,2005(3):3-8.
被引量:30
5
孙庆祥.
麻类作物的微生物脱胶(综述)[J]
.中国麻作,1981,3(1):38-41.
被引量:27
6
江正强.
微生物木聚糖酶的生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2005,5(1):1-9.
被引量:40
7
符丹丹,谢慧,邬敏辰.
宇佐美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4):50-53.
被引量:11
8
张厚民,Kirk,TK.
生物技术与制浆造纸工业(上)[J]
.中国造纸,1994,13(4):51-56.
被引量:21
9
周晨妍,邬敏辰.
木聚糖酶的酶学特性与分子生物学[J]
.生物技术,2005,15(3):89-92.
被引量:18
10
张毅,郭秉臣,曹亚克,钱晓明,闫景云,王新征.
罗布麻纤维理化性能探讨[J]
.纺织学报,1995,16(2):16-1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13
1
韩亮,许正宏,陶文沂.
玉米芯木聚糖硫酸酯化条件的研究[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5,13(2):26-32.
被引量:7
2
张晓晖,郭春华,衡文娜,张重庆.
饲用木聚糖酶存在的问题及菌种选育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2006,29(8):56-59.
被引量:3
3
邬敏辰,王瑾,杨书艳,李剑芳.
木聚糖酶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1):111-116.
被引量:5
4
岳晓禹,杨文领,刘相东,吕莹,郝华昆,王瑞君.
木聚糖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
.农产品加工(下),2007(1):48-50.
被引量:13
5
岳晓禹,贺小营,牛天贵,刘相东,胡昊磊,刘寿春.
木聚糖酶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07(4):113-115.
被引量:30
6
王文雅,刘卿,傅晓蕾,袁其朋.
木聚糖降解酶系基因代谢调控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9,29(6):143-150.
被引量:3
7
张磊,俞建勇,刘丽芳,程隆棣.
木聚糖酶和漆酶对竹原纤维精细化处理效果[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3):309-313.
被引量:6
8
高海燕,谢占玲,汤易兰,王欢.
混菌发酵降解燕麦秸秆及不同属真菌间的协同和拮抗作用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56-62.
被引量:2
9
刘正初,周裔彬.
罗布麻韧皮非纤维素生物降解的工艺基础[J]
.中国麻业,2002,24(1):30-33.
被引量:2
10
张运雄,王朝云.
麻类生物脱胶与生物制浆酶系[J]
.中国麻业,2002,24(2):14-17.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汪世华,胡开辉.
木聚糖酶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及产酶条件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27(4):496-500.
被引量:6
2
张晓勇,高向阳,陈秀霞,徐凤彩.
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的应用及分子相关性[J]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2006,14(1):47-51.
被引量:21
3
白延坤,刘秉钺,何连芳.
韧皮纤维生物脱胶的研究进展[J]
.造纸科学与技术,2006,25(2):34-38.
被引量:3
4
许泓瑜,韩亮,许正宏.
玉米芯木聚糖硫酸酯抗凝血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4):545-548.
被引量:7
5
白延坤,刘秉钺,何连芳.
韧皮纤维生物脱胶制浆的研究及发展[J]
.中国造纸学报,2006,21(3):88-92.
被引量:6
6
胡开辉,李雪仙.
红麻脱胶菌的筛选及其产酶条件[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5):79-82.
被引量:2
7
邓萍,曹云鹤,陆文清,郭小华.
黑曲霉木聚糖酶基因xynB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重组木聚糖酶的特性[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6,14(5):774-778.
被引量:14
8
曹要玲,白晓婷,刘辉,李旺,杨明明,龚月生.
1株产碱性木聚糖酶的芽胞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相关研究[J]
.畜牧与兽医,2006,38(9):11-14.
被引量:12
9
姚晓玲,曾莹.
啤酒糟产饲用木聚糖酶提取工艺的研究[J]
.饲料研究,2007,30(5):73-75.
10
佘元莉,李秀婷,马家津,吕跃钢.
产木聚糖酶放线菌的筛选[J]
.农产品加工(下),2007(11):15-17.
被引量:1
1
薛业敏,邵蔚蓝,毛忠贵.
微生物木聚糖降解酶系统[J]
.生物技术,2003,13(1):36-38.
被引量:3
2
贾慧升,薛玉潇,方晓东,杨腊英,黄俊生.
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编码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J]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9):129-132.
被引量:1
3
汪小锋,樊廷俊.
中国对虾酚氧化酶的部分生物化学特性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2003,27(4):71-75.
被引量:15
4
何冬梅.
肽核酸──一种新型的反义物质[J]
.生命科学,1999,11(3):107-110.
被引量:1
5
郑晨华,杜希萍,李利君,李天丽,曹樱,倪辉.
法夫酵母中产类胡萝卜素特性与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关系的研究[J]
.生物技术通报,2016,32(2):123-130.
6
陈振明,张朝晖,刘建新.
瘤胃微生物来源的纤维降解酶及其应用[J]
.饲料工业,2007,28(7):61-64.
被引量:4
7
董迅衍,王小元.
微生物生产L-苏氨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6,35(12):1233-1240.
被引量:10
8
郭芳,李钟庆.
四种红曲菌各自固有的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特性[J]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1):69-71.
被引量:8
9
李慧蓉,谭晓莲,凌瑞锋.
黄孢原毛平革菌细胞固定化技术的比较研究[J]
.环境科学研究,2001,14(1):41-44.
被引量:21
10
朱相杨,李姝,王琦.
黏菌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报,2017,57(5):631-642.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