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将熵、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3个判断过程可逆性或自发性的判据统一起来,指出"不可逆"和"自发"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提出一种更具操作性的判断过程自发性的方法。
出处
《大学化学》
CAS
2010年第6期66-68,共3页
University Chemistry
参考文献7
-
1李大珍.有关热力学自发过程及热力学判据的一些看法.大学化学,1993,8(1):43-45.
-
2余华光,邹腾俊,刘义,屈松生.过程发生的热力学性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3(12):26-29. 被引量:6
-
3胡兆基,母小明.关于自发过程教学的探索[J].洛阳大学学报,2003,18(2):104-106. 被引量:9
-
4傅献彩,沈文霞,姚天扬,等.物理化学.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5付军.自发过程的判据[J].新余高专学报,2001,6(2):61-63. 被引量:3
-
6王正刚.总熵判据和自由焓判据[J].化学通报,1982,12:45-45.
-
7于艳春,王明艳,李咏梅.关于热力学自发过程定义及判据的讨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3):84-87.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朱文涛.物理化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
2魏北琼.物理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
3李大珍.有关热力学自发过程及其判据的一些看法[J].大学化学,1993,(2).
-
4李大珍.有关热力学自发过程及热力学判据的一些看法.大学化学,1993,8(1):43-45.
-
5于艳春,钱保华.关于自由能判据的教学研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1998,7(1):65-67.
-
6汪存信,物理化学,1997年
-
7傅献彩,物理化学,1990年
-
8王正刚,化学通报,1982年,12期,45页
-
9余华光,邹腾俊,刘义,屈松生.过程发生的热力学性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3(12):26-29. 被引量:6
-
10胡兆基,母小明.关于自发过程教学的探索[J].洛阳大学学报,2003,18(2):104-10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24
-
1于艳春,王明艳,李咏梅.关于热力学自发过程定义及判据的讨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3):84-87. 被引量:11
-
2赵东江.热力学过程的性质、方向和限度判据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7,24(1):47-49. 被引量:8
-
3栗志.物理化学系统过程不可逆性的量化[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4):527-531. 被引量:1
-
4任聚杰,郭子成,杨建一.自发过程及其判据的讨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1(1):18-21. 被引量:10
-
5胡寒梅,邓崇海,邵国泉.热力学状态函数关系式的图例及例证分析[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0(1):81-84. 被引量:6
-
6谢海云,童雄,陆建生,刘中华,庄故章.高砷铜精矿浸出液制备砷酸铜及热力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32(6):35-38. 被引量:5
-
7居学海,周素芹.如何理解热力学基本公式适用条件[J].大学化学,2011,26(1):77-78. 被引量:4
-
8尹世伟,郭庆伟,李鑫茹,潘龙.从热机到热寂——熵的起源与发展[J].大学化学,2011,26(1):85-87. 被引量:3
-
9李俊新,唐文颖,崔敏.自发过程定义及自发过程判据[J].河北工业科技,2011,28(3):139-141. 被引量:4
-
10李爱昌,傅丽,鞠岩.关于热力学自发过程教学的几点思考[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2):90-92.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38
-
1刘光达.论自发过程[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2(4):27-29. 被引量:2
-
2王洪福.热力学过程的自发性的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1(5):52-54. 被引量:6
-
3于艳春,王明艳,李咏梅.关于热力学自发过程定义及判据的讨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3):84-87. 被引量:11
-
4张德生,张卫民.吉布斯自由能判据的应用条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4):6-10. 被引量:1
-
5贾生华,唐凯,周策.论热力学过程的可逆性与自发性[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4):104-106. 被引量:1
-
6大连理工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2-367.
-
7赵士铎.普通化学[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70-268.
-
8王泽云,荆祥兆.自发过程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0,18(1):68-71. 被引量:1
-
9贾世忠.关于热力学自发过程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6):10-15. 被引量:2
-
10任聚杰,郭子成,杨建一.自发过程及其判据的讨论[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0,31(1):18-21.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4
-
1潘勤鹤,智霞,张才灵,尹学琼.关于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据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11):246-247. 被引量:1
-
2陈益山.《物理化学》课程中的熵变计算问题探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20,39(6):45-49.
-
3陈浩.从可证伪性看自发过程及热力学判据[J].广州化工,2021,49(16):142-144. 被引量:1
-
4张志峰,马翠花,王亚丽,曹琳安.自发变化及其与不可逆过程关系的探讨[J].山东化工,2023,52(5):116-118.
-
1马成海.亥姆霍兹函数讲授中注意的几个问题[J].广州化工,2007,35(4):93-94.
-
2谢名春.磁介质系统的两组麦克斯韦关系[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6(3):71-75. 被引量:1
-
3陈陆君,王宁,罗恩泽.Cs/Ir(001)吸附系统的功函数与电子转移[J].物理学报,1993,42(7):1149-1152.
-
4毛克信.关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中的化学势问题[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71-172. 被引量:1
-
5许启明.电磁介质系统的内能和吉布斯函数[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18(2):34-36. 被引量:1
-
6路莹,于凤军.扩散过程最小吉布斯函数减少的研究[J].大学物理,2014,33(2):9-11.
-
7曹治觉.吉布斯函数的伴谬及道尔顿定律和吉布斯定理的推广[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1,9(2):52-56.
-
8吴文举.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技巧[J].未来英才,2016,0(12):51-51.
-
9Gulshat T. Balakaeva,Mailybi K. Aldabergenov.The Gibbs Function Normalized to the Total Number of Electrons[J].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2012,2(6):394-403.
-
10刘宪国.特性函数的性质及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6,26(3):50-52. 被引量: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