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师与课程: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出发,专业教师对艺术基础课程的理解是一种意义的创造与不断生成的过程。理解既包括教师与课程设计者之间的理解,也包括师生之间的理解。理解是相互的。在理解的过程中,双方不断形成新的意义,达到"视界融合"。
作者
张斌
机构地区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
出处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4期60-63,共4页
Journal of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
关键词
课程
教师
解释学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7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姜勇,郑三元.
理解与对话——从哲学解释学出发看教师与课程的关系[J]
.全球教育展望,2001,30(7):34-38.
被引量:39
2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3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91.
4
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金生Hong.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71.
2
乔晓冬.美国教育的危机[J].外国教育动态,1982,(5).
3
乔晓冬.课程论引论-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和课程建设制约因素的分析.北京师范大学88年博士论文[M].,..
4
刘少杰.走向生活世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趋向[J].外国哲学与哲学史(人大复),1996,(7):97-97.
5
-.诠释学.现代西方哲学论著选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753.
6
海德格尔.“前有”“前见”“前设”概念是由海德格尔提出.存在与时间[M].三联书店,1997..
7
潘德荣.基于“此在”的诠释学.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8):62-62.
8
王金福,汪丽.
争论的解释学意义[J]
.唯实,1999(11):3-8.
被引量:5
9
张法.
作为后现代思想的解释学[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14(5):54-60.
被引量:31
共引文献
377
1
菅国坤.
论教师在课程开发与诠释中角色的新发展[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34-37.
2
尧新瑜.
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2-55.
被引量:4
3
龙茵.
浅谈教师的课程理解——从解释学角度谈教师对课程的理解[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2):7-9.
被引量:2
4
谢洁茹.
质性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探析[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0(15):6-8.
被引量:1
5
韩东晖.
“哲学”概念的家族相似性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63-68.
被引量:7
6
章辉.
论实践美学的九个缺陷[J]
.河北学刊,2004,24(5):11-17.
被引量:19
7
辛斌.
论理解的历史性和解释的客观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73-77.
被引量:2
8
曹正善.
理解:向教学本体论的回归之路[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57-62.
被引量:3
9
严春友.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0-106.
被引量:5
10
吴晓明.
重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性质与意义[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6):2-11.
被引量:11
1
张永志.
刍议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培养[J]
.群文天地(下半月),2012(6):101-102.
被引量:1
2
蒋青.
解释学视角下的教学活动[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134-136.
被引量:1
3
张光陆.
解释学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融合:内涵与价值[J]
.全球教育展望,2015,44(11):16-23.
4
王景英,梁红梅,朱亮.
理解与对话:从解释学视角解读教师评价[J]
.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39-43.
被引量:41
5
张光陆.
解释学视角下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学校教育融合:问题与对策[J]
.教育发展研究,2015,35(10):53-58.
被引量:7
6
杜森,马成涛.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J]
.岱宗学刊(泰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4):84-85.
被引量:1
7
贾宁.
树立正确的阅读理解观,从根本意义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J]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08(2):30-31.
8
邵波.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师生关系重构[J]
.教学研究,2005,28(5):392-394.
被引量:24
9
吴琼,姚伟.
“理解”的失落与彰显:哲学解释学视角下教师评价的反思[J]
.教育科学,2010,26(6):60-64.
被引量:13
10
陈丽华.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学生与课程的关系[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5):57-60.
被引量:3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