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2期126-126,共1页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6
-
1伍晓奕,汪纯孝.企业变革时期员工预期不公平的影响[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9):31-34. 被引量:3
-
2屈仁均.信任对团队X效率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2007(11):48-49. 被引量:1
-
3曹威麟,段晓群,郭江平.心理契约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23(4):105-109. 被引量:24
-
4樊立三,冯彩玲,时勘.论心理契约的动态过程[J].社会心理科学,2008,23(2):3-6. 被引量:5
-
5许振光.论课堂教学中的心理契约[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110-111. 被引量:3
-
6项凯艳.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商业,2011(14):141-141. 被引量:2
-
1黄载曦,黄治康.心理契约:提高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新举措[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17(5):64-65. 被引量:1
-
2乐怡婷.基于心理契约的“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思路[J].学理论,2009(26):233-234. 被引量:3
-
3李玉霞.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师德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1(3):17-19. 被引量:7
-
4高罗娃.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J].怀化师专学报,1998,17(1):94-96.
-
5房正浓.心理契约理论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2012(6):93-93.
-
6余建国.浅论教师管理中的心理契约[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0(3):44-45. 被引量:5
-
7刘晓慧.Protel 99 SE教学的反思[J].考试周刊,2011(60):226-226.
-
8程洪涛.从一个概念的变通谈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内江科技,2006,27(7):37-37.
-
9马英兰.渗透皮格马利翁效应,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3(8):67-67.
-
10郑文富.说分析[J].师道(人文),2015,0(1):3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