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接受美学看家庭伦理剧中的“通俗性”与“民族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电视剧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从最初的青睐外国剧到名著拍摄高峰,再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平民叙事风格的呈现,由此促使了家庭伦理电视剧获得令人瞩目的大发展。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家庭伦理剧蕴含的本质特性为"通俗性"与"民族性",着眼于接受主体——观众的审美心理,从而达到实现甚而超越观众的期待视野的目的。
作者 孙志祥 杨蕊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02-103,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基金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翻译的意识形态维度的系统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0SJB740003)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7

  • 1仲呈祥.荧屏札记[J].中国电视,1996(8):44-46. 被引量:1
  • 2[3]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M].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 3[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0-167.
  • 4[11]姚斯.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M]//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9.
  • 5[英]哈特立.看不见的虚构物[J].世界电影,1996,(3).
  • 6[7]曾庆瑞.守望电视剧的精神家园:第2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93.
  • 7[11]曾庆瑞.赋宏大叙事 镌史诗风格--电视剧《太平天国》的史诗叙事结构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35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