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饮食角度解析李安“家庭三部曲”中的文化身份问题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饮食为视角,选取了李安的《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作为电影文本,探讨了海外华人在离散情境中的饮食文化冲突及通过饮食寻找文化认同感的需求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饮食在海外呈现的后现代特点,说明了饮食文化在离散情境中重要的形塑身份的作用,中国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变化和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过程,海外华人的身份也在文化交融中不断地建构和变化。
作者
程春燕
机构地区
北京语言大学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40-41,共2页
Movie Literature
关键词
饮食电影
文化身份/认同
离散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8
1
John Tomlinson.Globaliz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The global transformations reader:an introduc-tion to the globalization debate.2003
2
Steve Zimmerman.Food in the Movies[]..2010
3
Anne LBower.Reel Food:Essays on FoodandFilm[]..2004
4
Fischler,C.Food, Self and Identity[].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1988
5
Assmann,Jan."Collective Memory and Cultural Identity"[].New German Critique.1995
6
Stuart Hall.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Identity,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ce[]..1998
7
Paul Gilroy.Route Work:the Black Atlantic and the Politics of Exile[].The Postcolonial Question:Common SkyDivided Horizon.1996
8
Pon,G.The art of war or the wedding banquet? Asian Canadians, masculinity, and Antiracism educ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00
同被引文献
14
1
季鸿崑.
滴流效应和僭越规则——饮食文明水平提升的基本动力[J]
.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5,22(2):6-9.
被引量:1
2
夏志清.恒常的日常——序《请客》[M]//于仁秋.请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3
朱小如.《请客》"冲撞"与"融合":于仁秋访谈[N].文汇读书周报,2007-03-23.
4
中西饮食方式之异.[M]//唐振常.颐之时.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7.
5
红楼饮食不是梦[M]//逯耀东.肚大能容:中国饮食文化散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
韩震.
全球化时代的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特点[J]
.学术界,2009(2):50-60.
被引量:8
7
韩松立.
从饮食消费的文化视角看克里奥尔化与身份建构[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31(5):82-84.
被引量:1
8
董美含.
“食物”的诉求[J]
.读书,2011(3):156-159.
被引量:2
9
苏海霞.
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父亲文化身份的消解与重构——《推手》和《喜宴》中父权文化解析[J]
.电影文学,2011(12):21-22.
被引量:8
10
陶家俊.
创伤[J]
.外国文学,2011(4):117-125.
被引量:254
引证文献
5
1
唐艳香.
从饮食和语言角度看文化接受与坚持——读于仁秋的小说《请客》[J]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98-102.
2
成彪,林柳.
浅谈李安电影《喜宴》的跨国文化交流[J]
.电影文学,2014(11):85-86.
被引量:1
3
王莲香.
书写文化创伤与阈限下非线性成长——评印裔流散作家妮基塔·拉尔万尼的处女作《神童》[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4(1):93-97.
4
何幸君.
从隔阂到弥合:《野蛮人来了》中的饮食身份[J]
.莆田学院学报,2019,26(6):89-93.
5
冯宏祥.
文学作品中饮食文化的体现与作用[J]
.饮食科学,2017,0(3X):123-123.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芳媛,谭淑林.
从跨文化视角谈李安电影中的中国情结——以《喜宴》为例[J]
.理论导报,2014(10):50-52.
被引量:1
1
陆翔.
斑斓人生的细致勾勒或借喻——论当代“饮食电影”的艺术风致[J]
.艺苑,2016(2):31-33.
2
向青.
浅析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传播的中国文化[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7):89-90.
被引量:2
3
宁昊然.
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以李安家庭三部曲为例[J]
.新闻世界,2009(4):123-124.
被引量:2
4
安利利.
“东成西就”的传奇——浅析李安“家庭”三部曲[J]
.电影评介,2011(12):7-8.
被引量:1
5
张姗姗.
李安“家庭三部曲”的文化探析[J]
.青年文学家,2015,0(11Z):102-102.
6
周伶,刘虹.
“味道”中的哲思与关注——解析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J]
.芒种,2012(17):162-163.
7
刘为.
浅谈李安电影“家庭三部曲”中的文化内涵[J]
.青年文学家,2017,0(1Z):157-157.
8
达达.
欲望饕餮:情色饮食电影[J]
.天下美食,2010(3):23-23.
9
杨浩,韩贵东.
李安家庭三部曲中传统文化的失落与变奏[J]
.电影文学,2016(19):68-70.
被引量:3
10
范轶阳,陈晓娟.
论李安“家庭三部曲”作品中的中西方文化冲突[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27(4):26-28.
被引量:2
电影文学
2010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