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6,共3页
同被引文献14
-
1刘景辉,李立军,王志敏.中国粮食安全指标的探讨[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4,6(4):10-15. 被引量:35
-
2刘德海,崔文田,闫化海.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期预测分析[J].系统工程,2004,22(7):56-60. 被引量:7
-
3穆维松,张小栓,傅泽田,刘雪.农业结构变动及其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4,20(4):251-253. 被引量:10
-
4廖楚晖.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4(12):10-14. 被引量:16
-
5贺文华.农村土地抛荒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5(5):35-37. 被引量:10
-
6叶兴庆.论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J].中国农村经济,1999(11):36-42. 被引量:25
-
7刘艳.增加农民收入重在调整农业结构[J].财经问题研究,2000(9):59-62. 被引量:1
-
8陈欣欣,史清华,蒋伟峰.不同经营规模农地效益的比较及其演变趋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21(12):6-9. 被引量:53
-
9邾鼎玖,许大文.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0,21(12):10-13. 被引量:58
-
10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0,21(11):51-53.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5
-
1胡文海.我国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特征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8,27(4):885-896. 被引量:30
-
2邓群钊,刘琼,徐兵,贾仁安.规模养种生态能源工程系统中种植模式优化[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8,32(3):274-277.
-
3刘玉,刘彦随,郭丽英.环渤海地区粮食生产地域功能综合评价与优化调控[J].地理科学进展,2010,29(8):920-926. 被引量:20
-
4杨冬英.主成分分析法在我国粮食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2-16.
-
5胡文海.中部地区粮食生产比较优势分析与基地建设[J].地理科学,2015,35(3):293-298. 被引量:20
-
1王洪斌.浅析入世对我市农业的影响与对策[J].唐山经济,2002(9):21-23.
-
2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现状与展望[J].林产化工通讯,2002,36(5):39-39.
-
3兰徐民,孙春香.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经济与技术,2003(7):15-18.
-
4宋光钧,张伟琴.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的路径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7):12026-12029. 被引量:4
-
5陆正华,汪波.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江苏企业管理,2003(1):39-42.
-
6杜彦坤.对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调研世界,2000(3):6-8. 被引量:16
-
7李学勇.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摘要)[J].食品工业科技,2002,23(9):5-5. 被引量:2
-
8蔡同一.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4):30-34. 被引量:3
-
9陈志,李树君.农产品加工业重塑中国农业[J].青海经济研究,2002(3):35-38.
-
10农产品加工业是充满希望的产业[J].山西农机,2000(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