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诉外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程序探析——以“和谐社会”构建为背景的分析 被引量:6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随着民事纠纷的多元化发展,各国在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方面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在我国,与法制发达国家ADR机制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原有的一些诉外解纷机制逐步萎缩。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法律关于诉外调解协议效力规范的缺失,对于以人民调解为代表的民间调解协议和行政机关主持下达成的行政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随意反悔,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解纷成本,也挫伤了纠纷主体对于诉外调解的利用热情。提升诉外调解协议的约束力,通过一定的程序设置(使其效力与诉讼衔接)赋予其以执行力为核心的法律效力,是合理配制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必然要求。
作者 杨雅妮
机构地区 兰州大学法学院
出处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2010年第6期216-219,共4页 Qinghai Social Scienc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方流芳.民事诉讼收费考[J].中国社会科学,1999(3):130-153. 被引量:185
  • 2季卫东.调解制度的法律发展机制--从中国法制化的矛盾情境谈起[A].强世功.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 3范愉.当代中国的ADR的发展.“法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系2002年10月10-13日举办,第116页.
  • 4[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司法部编.民事司法中的替代机制—报告、分析、展望.联邦总汇出版社,1982:9—12,214.
  • 5D. Hensler, A. Lipson, E. Rolph: Judicial Arbitration in California, The Institute for Civil Justice, Rand Corporation, 1981.
  • 6E. Lind and J. Shapard. Evaluation of Court-Annexed Arbitration in Three Federal District Courts,Federal Judicial Center,1981.
  • 7郭星华著.《走向法治化的中国社会—我国城市居民法治意识与法律行为的实证研究》.载于“法律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社会学系2002年10月10-13日举办,第91—100页.
  • 8[美]波斯纳 蒋兆康.法律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742-743.
  • 9[美]唐·布莱克 郭星华.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 10Lon L. Fuller. Mediation - Its forms and functions [A].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C]. Vol. 44.

共引文献18

同被引文献105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10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