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置身于中国画改造浪潮中的李可染的艺术主张和实践分析认为,在同时期山水画家大都寻找时代标签的时候,李可染保持了他的相对独立性。他的访德写生,从技术语言来看,在多层次表达和逆光研究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就题材表现而言,则不同于其他以反映异国风土人情或现代化建设为主要母题的出国写生,而几乎全为建筑和自然风光的描绘。结合当时的政治和艺术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李可染淡化了一时的政治任务和要求,而着力于较为长远的东西方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画本体语言变革目标。这种在特殊时代语境下的艺术家个体选择方式和经历引人深思。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28,共8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