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解释学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儒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中的"和"、"仁"等思想仍然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文章从解释学中关于"前见"的概念,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论述,借以说明儒家思想的演化历程和必然趋势。
作者
张蓓蓓
机构地区
烟台南山学院外语系
出处
《焦作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6,共3页
Journal of Jiaozuo University
关键词
解释学
前见
新儒家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25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伽达默尔著 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
陈海飞.
论前见[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2):102-106.
被引量:7
3
潘中伟.
前见:意义领悟的去主观化——对伽达默尔的一种批判性诠释[J]
.江淮论坛,2004(4):76-8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梯利 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541页.
2
卢卡奇 杜章智译.<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关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二律背反的有关论述[M].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3
李凯尔特<自然科学概念构成的界限>,引自<历史的话语>,张文杰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18、48页.
4
以上参见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127页.
5
参见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91页.
6
参见K·C·巴克拉捷<近代德国资产阶级哲学史纲要>,涂纪亮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452页,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现象学>中,胡塞尔更加强调理性赋予意义的功能,这是和当时德国哲学界对哲学的看法密切相关的.
7
.需要指出的是,世界、自然界,事实世界等等,在新康德主义者那里都是指以知识形式存在的世界[Z].,..
8
伽达默尔 薛华泽.<科学时代的理性>[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39页.
9
参见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1页.
10
约瑟夫·科克尔曼斯 陈小文译.<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M].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27页.
共引文献
253
1
尧新瑜.
社会转型期道德教育面临的理论整合[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8):52-55.
被引量:4
2
韩东晖.
“哲学”概念的家族相似性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问题[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63-68.
被引量:7
3
辛斌.
论理解的历史性和解释的客观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20(5):73-77.
被引量:2
4
曹正善.
理解:向教学本体论的回归之路[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57-62.
被引量:3
5
严春友.
中国哲学的强解释学特征[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0-106.
被引量:5
6
薛其林,柳礼泉.
融合中西的义理阐释方法——以民国学术研究为例[J]
.北方论丛,2004(6):60-64.
被引量:2
7
黎霞.
尼采与审美现代性[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18(1):16-17.
被引量:1
8
柳夕浪.
“研究”对于中小学教师意味着什么[J]
.教育研究,2005,26(1):52-57.
被引量:19
9
李无苑.
论当代解释学对知性文化的反思[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1):53-56.
被引量:1
10
郭晓燕.
文学翻译中的美学视野[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6(1):134-138.
被引量:1
1
张志强.
印顺法师《中国禅宗史》略评[J]
.法音,1993,0(5):41-41.
被引量:1
2
金娜.
社会转型时期俄罗斯哲学走向评析[J]
.西伯利亚研究,2008,35(1):41-43.
3
刘玉新.
胡适的实用主义对“五四”时期中国的影响及其启示[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509-513.
4
吕明灼.
李大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J]
.哲学研究,1983(2):15-21.
被引量:3
5
佟德志.
当代青年知识分子的责任[J]
.中国教工,2016(6):9-10.
6
任东景.
浅析科学史上的炼金术和炼丹术[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26(11):103-104.
7
刘洪波.
《中国史研究动态》创刊三十年座谈会发言[J]
.中国史研究,2009(4):241-243.
8
刘巧凤.
上世纪中叶我国大学生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思想洗礼回顾[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9):17-19.
9
徐文.
思维领域中时间和空间的尺度[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5):28-31.
10
樊延.
中国孝文化的演化历程概要[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6,0(14):11-12.
焦作大学学报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