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加强校企联合办学,探索人才订单培养新模式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推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职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帮助与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如何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与广大的企业建立人才订单培养模式,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使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及企业都从中受益,成为了新时代下职业教育的新课题。
作者
陈天荣
机构地区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81-82,84,共3页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关键词
联合办学
人才订单
意义
必要性
步骤
分类号
G71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4
1
刘晓刚著.品牌服装设计[M].上海:中国纺织大学出版社,2008,6.
2
张静.
服装品牌的文化经营[J]
.中外企业家,2004(5):86-89.
被引量:8
3
谷彦彬.
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装饰,2005(11):72-74.
被引量:88
4
吴扬椿著.现代品牌服装工商企划管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4,2.
共引文献
93
1
林峰,毛诺潇,于政禾.
基于文献计量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包装工程,2024,45(S01):481-488.
2
韩然,方若虹.
以中国文化为本,启迪创意,心手合一——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
.美术大观,2008(10):208-209.
被引量:1
3
武明煜.
关于艺术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34(6):169-170.
4
符用宁,王海云.
探讨培养符合艺术设计职位需求的课程体系——以环境设计专业和视觉传达专业为例[J]
.神州,2014(3):46-47.
5
李莹.
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改革[J]
.神州,2014(9):93-93.
被引量:2
6
韩嘉珅,李俊.
上海地区内衣消费群研究及新品牌开发策略[J]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6,20(1):50-55.
被引量:4
7
缪肖鹏.
服装品牌营销初探[J]
.商场现代化,2006(11X):106-106.
被引量:1
8
王敏虹.
论普通高校艺术设计院系资料室的构建[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7):185-187.
被引量:2
9
冯冈平,黄元宗,汪蔚.
广东本地服装品牌的市场培育[J]
.特区经济,2008(8):47-48.
10
柯美霞.
设计表达课程的教学模式构筑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13):172-172.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0
1
李政铣,周忠华.
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与思考[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3):229-230.
被引量:1
2
付建军,任宏烈,蒋真理,邹光伟,谌登贵.
市级业余体校与普通高级中学联合办学的教师队伍整合研究——以绵阳奥林匹克体育学校与绵阳实验高级中学的联合办学为例[J]
.中国教师,2013(4):53-57.
被引量:1
3
彭雪涵,黄衍存.
校体联合——体制转型时期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对策[J]
.体育科学研究,2005,9(2):23-26.
被引量:23
4
孙晓静,刘冬梅.
高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浅探[J]
.职教论坛,2010,26(5):63-64.
被引量:11
5
胡芳,张智敏.
对高职院校订单式培养模式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市三所高职院校为例[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2):38-41.
被引量:5
6
魏晓燕,陈宁.
重庆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状态的质性研究[J]
.体育学刊,2010,17(7):61-66.
被引量:6
7
叶汉英,熊海燕,李莹.
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现状与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251-253.
被引量:8
8
陈宁,李化树,徐远火,刁永锋.
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1-9.
被引量:5
9
万久玲.
“四轮驱动”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08(10):47-48.
被引量:1
10
汤毅平,黄英.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途径与方法——订单培养与2+1培养[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11):114-11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陆超.
基于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订单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3,3(6):94-99.
被引量:1
2
陈曦.
四轮驱动模式下高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探析[J]
.文教资料,2012(10):105-106.
被引量:4
3
曹起武.
高职院校订单培养存在的问题[J]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2):20-21.
被引量:1
4
吴霞,牛哲斌.
业余体校与普通高级中学联合办学的教师队伍整合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3):146-146.
5
吴兴排.
新时代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研究[J]
.求知导刊,2018,0(18):59-59.
二级引证文献
6
1
孙慧敏,路怀金.
农业类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现状及对策研究[J]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8(6):87-90.
被引量:3
2
谭宇琴.
论校企合作培养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实践和效果——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6,0(28):20-21.
3
吴春涛.
基于校企合作的订单式高职快递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山西农经,2018(5):123-125.
被引量:4
4
王小芳,孔祥威,高尧,钱琦嘉.
“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以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专业群为例[J]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2(4):23-26.
5
陈荣斌,欧小鸥,罗庆佳,张宗福,陈虹安.
协同服务的四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成长,2023(12):39-41.
6
耿烽,王磊,王华,苏超,孔祥峰.
例谈现代轨道交通装备运维人才培养教学体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2(18):120-122.
1
王翠凤,徐宁.
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与订单培养模式改革浅探[J]
.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09,0(2):39-42.
被引量:1
2
梁子裕.
谈高等职业教育的“订单式”人才培养[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5(1):58-60.
被引量:4
3
沈芳.
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新模式—校企合作[J]
.中国外资,2013(12):63-64.
被引量:4
4
单慧芳.
关于中职“订单式”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
.职业教育研究,2007(12):161-162.
被引量:2
5
冯婷.
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冷思考[J]
.教育评论,2016(11):82-85.
被引量:3
6
李鸿鹏.
中职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2013(5):61-61.
7
柴明艳.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经营管理者,2009(19):292-292.
被引量:3
8
王艳君,黄家才.
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与18家企业签订了人才“订单”培养协议[J]
.教育与职业,2010(13):114-114.
9
沈奇岚.
心是任性的小动物[J]
.时代青年(悦读),2015,0(7):10-10.
10
周红利.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3(1):45-49.
被引量:13
职教论坛
2010年 第3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