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47-49,共3页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Engineering
参考文献2
-
1刘希和(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设计与施工指南,1993年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 105—82),1983年
同被引文献6
-
1吴能,陈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制和应用[J].东北公路,1997,20(3):68-69. 被引量:5
-
2陈严.UWB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J].水利水电工程设计,1998(4):50-51. 被引量:3
-
3冯士明,张长民,周伟,丁新龙,许海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开发[J].混凝土,2000(7):36-38. 被引量:31
-
4张长民,周伟,丁新龙,冯士明,许海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特点及其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技术,2000,31(8):26-28. 被引量:5
-
5林鲜,阎培渝,沙林浩,冯爱丽.新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其应用[J].建筑技术,2001,32(1):36-36. 被引量:6
-
6黄海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应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2,30(1):43-4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3
-
1姜从盛,陈江,吕林女,丁庆军,胡曙光.高性能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04,19(2):18-20. 被引量:2
-
2姜从盛,陈江,丁庆军.新型混凝土水下不分散剂的研制[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25(1):61-63. 被引量:9
-
3姜从盛,陈江,吕林女,丁庆军,胡曙光.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与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8(3):353-35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7
-
1陈国新,杜志芹,杨日,徐唯唯,沈燕平,祝烨然.聚羧酸系减水剂用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究[J].混凝土,2012(2):117-118. 被引量:22
-
2刘昌国,杜韦,王双喜,胡婷,胡国祥.高风险岩溶隧道注浆材料水下抗分散性试验研究[J].交通科技,2014,24(3):146-148. 被引量:2
-
3涂成江.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4(5):78-79.
-
4张鸣,周明耀,黄俊,杨鼎宜.絮凝剂及辅助剂对水泥净浆剪切应力与粘度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6,35(3):694-699. 被引量:4
-
5张鸣,周思通,王付鸣,叶坤,陈佳强,曹郭俊.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主要参数对性能的影响研究[J].混凝土,2017(8):140-144. 被引量:16
-
6陈国新,刘立中,刘杳华,卢安琪,祝烨然.高保坍高强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船台滑道工程中的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1(2):62-64. 被引量:3
-
7黄汉洋,李力,腊润涛,吴雄,赵日煦,段功瓅.水下灌注桩混凝土工作性能控制技术研究[J].广东建材,2019,35(8):6-8. 被引量:2
-
8董芸,张艺清.渠道衬砌板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与性能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20,51(6):147-156. 被引量:8
-
9高礼雄,崔皓.铝酸盐水泥基砂浆水下不分散性研究[J].混凝土,2020(11):105-107. 被引量:4
-
10荣辉,张树青,张磊,张颖,徐蕊,杨永,刘汉桥.絮凝剂对水泥砂浆强度的影响[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21(2):32-36. 被引量:7
-
1陈秋声,陈立明,冯微,林能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研制及应用[J].混凝土,2000(3):39-41. 被引量:1
-
2杨德志.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试验与应用[J].广东建材,2008,31(7):49-50. 被引量:2
-
3蒋正武,孙振平,张冠伦,王玉吉.新型水下混凝土抗分散剂的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00,27(10):13-15. 被引量:4
-
4李永红,王蓉.利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开发防渗墙新型墙体材料初探[J].水电站设计,2004,20(1):39-42.
-
5左志刚.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J].港工技术,2010,47(6):21-23. 被引量:4
-
6吴国恩.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重庆寸滩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11):264-265. 被引量:1
-
7周伟,丁新龙,张长民,刘本华,蒲高军.低流动性损失水下混凝土抗分散剂的性能研究[J].化学建材,2001,17(5):39-40. 被引量:3
-
8柯开展.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外加剂应用试验研究[J].福建建筑,2009(12):101-10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