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吉登斯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比较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吉登斯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比较研究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对两种现代性思想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入手,通过同中求异的方法比较各自理论的特色;二是通过对两种现代性思想中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阐述,具体分析各自理论提出的原因及其理论特色。
作者
张文喜
王永静
胡晓兵
机构地区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理论观察》
2010年第6期47-48,共2页
Theoretic Observation
基金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登斯社会理论研究>(项目编号:1154200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吉登斯
马克思
现代性思想
分类号
C91-06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8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裳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联合出版.2000:2.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初版的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3
吉登斯,安东尼.2000a.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M].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
李红专.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的实践论转向——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深度审视[J]
.哲学动态,2004(11):7-13.
被引量:31
5
孙正聿.
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3):5-15.
被引量:45
6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二版的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9
孙正聿.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面向新千年的马克思哲学.中国社会科学,2001,.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孙正聿.
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1(4):1-7.
被引量:19
2
吉登斯,于海.
何为社会科学[J]
.社会,2001,21(11):12-17.
被引量:13
3
Anthony 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vol. : Property, Property and the State, London, Macmillan, 1995, 2ed. p. 4;p. 2.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宾克莱.理想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2页.
共引文献
185
1
卢云龙子,李耀华,李铭宇.
媒介实践、介入局限与数字社会工作的实务优化路径[J]
.社会福利,2023(11):27-36.
2
柳佳炜,姜勇.
“双减”政策下人才培养的方向及路径:基于三种知识范畴理论的思考[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2):131-146.
3
白刚,付秀荣.
本体的奥秘在于人——高清海的本体观[J]
.长白学刊,2007(3):4-8.
4
吕俊彪,周大鸣.
实践、权力与文化的多样性阐释--人类学的后现代主义转向反思[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33-40.
被引量:4
5
郑杭生,奂平清.
社会资本概念的意义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J]
.学术界,2003(6):78-90.
被引量:36
6
高连克.
论霍曼斯的交换理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10.
被引量:24
7
尹玉.
从罗尔斯、诺奇克之争反思正义原则——共赢原则[J]
.社会科学研究,2001(1):54-58.
被引量:2
8
殷曼楟.
现代性视野中的艺术体制与艺术家[J]
.求是学刊,2006,33(1):110-113.
被引量:3
9
高云涌.
从实体的逻辑到关系的逻辑——马克思辩证法理解方式的范式转换[J]
.学习与探索,2006(1):113-116.
被引量:4
10
姚伟.
论社会和谐的制度结构基础[J]
.天府新论,2006(2):92-95.
1
刘明合.
近年来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特点研究综述[J]
.理论参考,2007(10):59-61.
被引量:1
2
韩兵.
现代性思想述评[J]
.学海,1999(3):99-102.
被引量:2
3
陈鑫.
友谊在前现代和现代——吉登斯现代性思想启示录[J]
.黑河学刊,2013(2):181-182.
4
杨少英,李海霞.
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对中国社会建设的启示[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2(7):254-255.
被引量:1
5
毕天云.
现代性的多元制度分析——论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6(1):44-50.
被引量:5
6
姚登权.
现代人的模型分析[J]
.求索,2005(6):54-57.
7
龚道明.
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与方法探讨[J]
.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29(1):43-45.
被引量:12
8
冯德宇.
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5):123-124.
被引量:1
9
李春敏.
现代性及其超越——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思想述评[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4):79-82.
被引量:1
10
编后记[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6):204-204.
理论观察
2010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