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协同育人模式中辅导员角色的转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传统育人模式以任课教师为主体,忽视了辅导员与教学环节的天然联系;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模式中,辅导员承担起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与帮助者的重要角色,角色的转变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
李墨
丁卓
机构地区
大连工业大学
出处
《知识经济》
2011年第2期148-148,共1页
Knowledge Economy
基金
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关键词
协同育人
角色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3
1
陈立民.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2
胡余波,甘晔.
对高校教师管理育人观的理性思考[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18(1):75-78.
被引量:4
3
沈小红,陈峥婷.
社会角色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发展性研究[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19(3):71-73.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王玉国.
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61-62.
被引量:59
2
[5]冯建国.教师素质文明导向[N].中国教育报.2001-12-09(1).
3
李永山.
基于个体视角的辅导员专业化成长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0):78-79.
被引量:16
4
郭文钦.
高校辅导员的生存悖论与发展维度[J]
.教育与现代化,2008(1):56-60.
被引量:6
5
唐旭彬,罗国斌.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辅导员发展能力的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3):133-135.
被引量:5
6
詹健,李磊,王小月.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解决之道[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4(6):26-27.
被引量:4
7
江泽民.
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2000年2月1日)[J]
.求是,2000(5):3-5.
被引量:72
8
王秀兰.
教书育人——高校教育的主旋律[J]
.开封大学学报,2000,14(2):5-9.
被引量:7
9
徐静.
关于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思考[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6,0(4):51-53.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10
1
张倩.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着力提高教师质量[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147-147.
被引量:1
2
唐文红.
辅导员职业角色认知与专业成长策略[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6):75-76.
被引量:17
3
汪少华,殷春芳,陈晓平.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实现育人目标的技巧分析[J]
.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5):104-105.
被引量:4
4
曹伟,赵昆.
高校新任辅导员角色适应策略初探[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0):269-269.
被引量:1
5
储倩.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现状及管理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0):13-14.
被引量:2
6
李萱.
关于高职贫困学生的思政教育之心理辅导[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317-318.
7
谢玉婧,张涛.
关于高校教师参与管理育人工作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7(37):21-22.
被引量:1
8
陈海明.
探讨社会角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0):66-67.
被引量:1
9
闫然.
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J]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2018(7):79-79.
10
侯玮.
论高校辅导员的社会角色[J]
.学园,2021,14(13):46-48.
同被引文献
20
1
刘秋凤.
浅谈新时期班主任教育理念的转变与创新[J]
.求实,2004(S2):223-224.
被引量:3
2
邱天凤.
树立教育理念 转变教育角色——论班主任如何适应新课改下的教育要求[J]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4):55-57.
被引量:7
3
方展画.
切实转换“育人模式”,倾力打造“活力教育”——浙江省基础教育(小学)“转换育人模式”专题调研报告[J]
.浙江教育科学,2008(6):3-6.
被引量:1
4
王婷.
美日中小学课程改革异同谈[J]
.中小学管理,1999(Z1):64-65.
被引量:1
5
仇传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09,6(32):113-113.
被引量:5
6
马忠岩.
体育教师做班主任怎样处理好和学生的关系[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120-120.
被引量:1
7
胡永强,黄卫平.
坚持三项改革,创新育人模式[J]
.职业,2011(21):93-94.
被引量:1
8
赵国金.
当代美国小学课程的改革及特点研究[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1(10):62-64.
被引量:1
9
董泽芳.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
.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被引量:435
10
苟满川,王秀山.
浅谈农村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与对策[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8):193-193.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4
1
胡俊杰,舒琥.
基于文献计量的高校协同育人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J]
.科教导刊,2022(7):1-3.
2
冯肖.
转变理念 优化管理 转化思想——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J]
.学周刊(下旬),2016(3):99-99.
3
周丹银,刘意秋,龚雪阳,董坤.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
.科教导刊,2019,0(16):56-57.
被引量:6
4
黄代森.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协同机制[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14):238-238.
二级引证文献
6
1
苏丹.
双创视域下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作育人的途径研究[J]
.作家天地,2019,0(18):63-63.
被引量:1
2
尹艺蓓.
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的思考[J]
.安阳工学院学报,2021,20(3):120-122.
被引量:2
3
吴倩倩,刘杰.
浅谈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实践[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18(7):114-116.
被引量:4
4
龙文蓉.
课程思政背景下体育院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探索——以南京体育学院为例[J]
.当代体育科技,2023,13(5):148-152.
被引量:1
5
刘笛,靳晨璐.
多角度探讨基于大学“辅导员+”模式下如何提升作风建设开展协同育人[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20):182-184.
6
潘雪.
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研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24,26(2):100-103.
1
冯一下,黄勇,李洁.
历史课程改革与历史高考改革的互动[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5(11):16-19.
被引量:1
2
钮进生.
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
.生产率系统,2002(4):42-43.
3
梁海洁.
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0(2):194-194.
4
司明明.
让生活情趣走进作文课堂[J]
.学园,2010(6):89-89.
5
陈连玉.
语文教学生活化构想[J]
.文学教育,2007(4X):48-49.
被引量:2
6
贺芬芳.
家长工作有技巧[J]
.新课程(下),2013(3):181-182.
7
贺松林.
辩证思想与解题思路的发现[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1):83-83.
8
史建霞.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的实验教学[J]
.神州,2012(18):179-180.
被引量:3
9
周吉韶.
让生活情趣与作文联姻[J]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05(4):40-41.
被引量:3
10
石昌英.
浅谈作文与生活的关系[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0(36):92-92.
知识经济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