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重释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现实依据及意义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结论回答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结合变化了的情况重新解释马克思的"两个必然"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坚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作者
周前程
机构地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2011年第1期94-97,共4页
Gansu Theory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
两个必然
重释
现实依据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0082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美]罗伯物·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M].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
[南]卡德尔.苏南会议、莫斯科宣言·会见毛泽东[J].世界历史研究动态,1980,(12).
8
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共引文献
10082
1
张明伟.
军队干部道德建设方式创新思考[J]
.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2004,5(2):18-22.
2
祝福恩.
邓小平发展理论与新发展观的确立[J]
.学习与探索,2004(4):1-4.
被引量:2
3
房宏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性思考[J]
.学习与探索,2004(4):8-9.
4
刘建民,陈曦,李健.
对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再认识[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36-41.
被引量:1
5
李默海.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与中国现代国家之建设[J]
.求实,2004(8):4-6.
6
路爱林.
邓小平对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创新与发展[J]
.求实,2004(8):7-10.
被引量:1
7
陈坚.
邓小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确立[J]
.求实,2004(8):11-14.
8
黄大建.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性解析[J]
.求实,2004(8):15-17.
9
李曜,刘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的现代化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4-57.
10
颜长青,刘俊.
论公平与效率辩证统一的自觉性[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114-117.
同被引文献
3
1
吴雄丞.
“两个必然”的原理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J]
.高校理论战线,2008(3):35-42.
被引量:9
2
孙寿涛.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数量增长与构成变动[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6):124-134.
被引量:8
3
夏文斌,孙蚌珠.
如何看待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优势[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11):42-4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吕洋洋,黄小彤.
新时代背景下“两个必然”理论的新思考[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1):12-1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杭小娟,韦湘燕.
《共产党宣言》“两个必然”理论的当代价值探析[J]
.学理论,2019(4):31-32.
被引量:1
1
孙凤蕾.
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和“两个必然”[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9):5-8.
2
姜素勤.
“两个必然”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反思[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18(9):14-18.
被引量:2
3
张帅.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来浅析“两个必然”[J]
.知识经济,2009(8X):88-88.
4
张仲华,任阿娟.
“两个必然”、“两个决不会”与香格里拉之路[J]
.学术探索,2002(6):34-37.
被引量:1
5
亢霖.
中产们很焦虑[J]
.社会观察,2011(2):30-30.
6
王传玲.
“两个必然”的另一种论证——评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4,18(2):32-36.
被引量:5
7
马雪睿.
浅析“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辩证关系及意义[J]
.学园,2011(15):39-39.
8
钱军,黄承.
对“两个必然”理论的新思考[J]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6(4):92-94.
被引量:3
9
唐昌黎.
从选择论看社会制度的变革——关于“两个必然”的新认识[J]
.人文杂志,2002(6):4-9.
被引量:6
10
王俊涛.
“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的理论维度及其当代命运[J]
.安康学院学报,2013,25(2):57-60.
被引量:1
甘肃理论学刊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