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与对策浅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问题成为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的迫切愿望和诉求更是所有问题中的重中之重。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适应性、路径这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进一步探析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趋势。
作者
吴强
刘小玲
机构地区
云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年第1期87-89,共3页
Rural Economy and Science-Technology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问题
对策
分类号
TU834.41 [建筑科学—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794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0
参考文献
9
1
罗霞,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外出动因与行动选择[J]
.浙江社会科学,2003(1):109-113.
被引量:168
2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3
王毅杰,倪云鸽.
流动农民社会认同现状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2):49-53.
被引量:60
4
TajfelHDiffer entiationBetweenSocialGroupsstudiesintheSociaPsychology ofintergroupRelationschapters 1-3[M]London:AcademicPress,1978.
5
魏晨.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问题研究——以徐州地区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2):106-109.
被引量:57
6
李莎.
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6):17-18.
被引量:12
7
许传新.
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
.学术探索,2007(3):58-62.
被引量:112
8
周莹,周海旺.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9(5):19-22.
被引量:34
9
张铁军.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3):42-45.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71
1
郭羽.
社区组织体制中居民自治的国际经验分析[J]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3):13-18.
被引量:2
2
景天魁.
中国社会发展的时空结构[J]
.社会学研究,1999(6):54-66.
被引量:131
3
王希恩.
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
.民族研究,1995(6):17-21.
被引量:304
4
李培林.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
.社会学研究,1996(4):42-52.
被引量:784
5
吴兴陆,亓名杰.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26-32.
被引量:110
6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7
陈映芳.
“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
.社会学研究,2005(3):119-132.
被引量:526
8
张叶云.
转型期社会资本在青年农民工就业中的地位[J]
.中国青年研究,2005(6):77-80.
被引量:8
9
潘一禾.
社会和谐与中国青少年的复合公民身份认同[J]
.中国青年研究,2005(11):39-42.
被引量:3
10
陈占江,李长健.
新生代民工的发展困境及其解决机制[J]
.求实,2006(1):53-55.
被引量:42
共引文献
1794
1
任远,郝立.
人口流动过程中离婚风险差异及其影响机制分析[J]
.中国人口科学,2021(2):64-75.
被引量:6
2
陈国强,李芬英.
户籍制度改革下流动人口的权利塑造[J]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2021(1):41-58.
被引量:1
3
王贵东,杨德林.
“互联网+交通物流”与人口城镇化:基于“两新一重”融合模型[J]
.经济学报,2021,8(1):129-158.
被引量:10
4
尹华站,白幼玲.
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农民工社会适应问题及对策[J]
.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96-108.
被引量:1
5
陈中伟,张雪艳.
社会融入视角下农民工农地处置方式的代际差异分析[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38(10):79-85.
6
刘守英,王宝锦.
中国小农的特征与演变[J]
.社会科学战线,2020(1):63-78.
被引量:18
7
周大鸣.
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J]
.社会科学家,2021,36(10):9-14.
被引量:3
8
汤兆云.
代际视角下农民工参加社会医疗保险的行为选择[J]
.社会科学家,2021,36(1):90-97.
被引量:3
9
张帆.
家庭背景、班级情境与青少年的跨群体交往[J]
.社会,2022,42(1):180-211.
被引量:1
10
朱迪,王卡.
网约配送员的社会认同研究——兼论“新服务工人”的兴起[J]
.山东社会科学,2021(5):83-92.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50
1
一凡.
适应现代产业发展 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教育[J]
.广西教育,2010(15):1-1.
被引量:5
2
吴兴陆,亓名杰.
农民工迁移决策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5(1):26-32.
被引量:110
3
王春光.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
.社会学研究,2001(3):63-76.
被引量:1562
4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报告[R].工人日报 .2012.06-12.
5
周莹,周海旺.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影响因素分析[J]
.当代青年研究,2009(5):19-22.
被引量:34
6
金萍.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对武汉市两代农民工的调查[J]
.学习与实践,2010(4):112-116.
被引量:21
7
王春光.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进程及问题的社会学分析[J]
.青年探索,2010(3):5-15.
被引量:299
8
谢建社,谢宇.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预期与构想——以珠三角“民工荒”为例[J]
.城市观察,2010(3):131-139.
被引量:15
9
张铁军.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初探[J]
.福州党校学报,2010(3):35-37.
被引量:12
10
袁浩.
发展远程教育,培训我国新生代农民工[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7):226-22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曾书琴.
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中国成人教育,2012(3):158-160.
被引量:7
2
李长文,尹义坤.
浅析房地产业发展对农民工就业的不良影响及对策[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8):24-24.
3
赖显明,曾栋.
面向新生代农民工开展高等教育研究的综述[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3(2):21-25.
被引量:6
4
赖显明.
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与城市融入关系的统计分析——以广州市为例[J]
.南方农村,2014,30(1):74-78.
被引量:4
5
李瑞,刘小旭.
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研究[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4):201-202.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20
1
杨香合,张艳新.
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问题的研究——以环京津经济圈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2013(11):123-126.
2
蓝子淇,谈婷婷,胥心愿.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及其出路研究——基于苏州市的调研[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6):47-50.
被引量:4
3
程贵林.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和建议[J]
.经济研究导刊,2013(17):44-45.
4
张妮娜.
浅析高职院校参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与培训[J]
.现代企业教育,2013(16):132-133.
被引量:2
5
曾书琴,陈绍华.
珠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与农民工权益保障调查——以东莞8个特色工业园区为例[J]
.继续教育研究,2014(2):29-31.
6
曾书琴,贺岚.
农民工权益受损与抗争行为调查与建议——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4(4):28-31.
7
王冬,刘养卉.
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兰州市的调查[J]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5):278-283.
被引量:6
8
马明,孙正林,张俊峰.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有效利用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5(20):96-97.
9
何爱霞,刘雅婷.
我国农民工城市融入与教育培训研究进展评析[J]
.职教论坛,2016,32(3):47-51.
被引量:3
10
徐立娟.
教育程度与工作转换:“工漂族”的一个解释[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21(5):83-88.
1
贾衍邦.
留住乡愁[J]
.城乡建设,2014(4):1-1.
2
郑钧天.
“记得住乡愁”的城镇化令人神往——热议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之路[J]
.建筑设计管理,2014,31(2):44-45.
3
本刊编辑部.
城乡一体化下的地域性绿色建筑——专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刘加平院士[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4,0(1):16-17.
4
梁金华,李圣权,陈观林.
浅析杭州数字城管信息系统的新需求[J]
.中国城市经济,2010(9X):137-138.
被引量:2
5
林衍超.
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三个环节[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2(3):79-81.
6
黄榜泉.
危机城市—城市经营刍议[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5):190-194.
7
王昀.
糟得很?还是好得很? 湖南“村中城”建筑运动考察报告[J]
.城市环境设计,2010(6):148-151.
被引量:4
8
郝俊芳.
对城市管理的研究与思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4):67-68.
被引量:1
9
张丽娟.
兰亭小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文化建设缩影[J]
.传播与版权,2016(10):117-118.
10
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需克服三大难题[J]
.农家致富顾问,2010(7):6-6.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