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轿车车身结构特性及其对材料性能要求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汽车车身零件功能和结构上的差别,将轿车白车身零件分为车身覆盖件和车身构架两部分,本文概述了其典型冲压板件所用材料及相关成形方式。
作者
庄华晔
张义和
应善强
机构地区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
出处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1年第2期45-50,56,共7页
Automobile Technology & Material
关键词
轿车车身
结构特性
材料性能
分类号
U463.82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6
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446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23
1
朱晓东,程国平,俞宁峰.
各向同性钢与烘烤硬化钢的烘烤硬化性和抗凹陷性[J]
.钢铁研究学报,2006,18(11):43-46.
被引量:4
2
江海涛,唐荻,米振莉.
汽车用先进高强度钢的开发及应用进展[J]
.钢铁研究学报,2007,19(8):1-6.
被引量:108
3
李彤.
国产汽车防腐现状及对策[J]
.汽车技术,2002(4):28-31.
被引量:21
4
张士宏,许沂,王忠堂,马占国,程欣,王炳德.
拼焊板材冲压成形技术(Ⅰ)[J]
.金属成形工艺,2001,19(4):1-3.
被引量:16
5
李玉凤.
汽车用铝合金材料及热处理工艺技术的进展[J]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07,45(9):49-51.
被引量:3
6
刘静安,徐河.
镁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其加工技术的发展(2)[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07,35(9):1-5.
被引量:25
7
王生兰,谭群燕.
汽车用铝合金型材的性能改进[J]
.有色金属设计,2007,34(2):81-84.
被引量:1
8
李东升,周贤宾.
关于覆盖件抗凹性指标的理论分析[J]
.塑性工程学报,1995,2(1):43-49.
被引量:10
9
姜银方,杨继昌,陈炜.
拼焊板冲压成形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汽车工程,2003,25(4):410-414.
被引量:33
10
谷诤巍,单忠德,徐虹,姜超.
汽车高强度钢板冲压件热成形技术研究[J]
.模具工业,2009,35(4):27-29.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116
1
张永忠,张奎,樊建中,刘国钧,崔代金,吴绪平,崔波,郑宇新,雷健.
压铸镁合金及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2,22(S1):296-299.
被引量:9
2
王勇刚,马骁宇.
激光在汽车工业中的发展现状与应用[J]
.应用光学,2004,25(5):1-2.
被引量:13
3
邓陟,王先进.
汽车用薄板的发展及对策[J]
.钢铁,1993,28(6):73-78.
被引量:10
4
米振莉,唐荻,严玲,郭锦.
高强度高塑性TWIP钢的开发研究[J]
.钢铁,2005,40(1):58-60.
被引量:36
5
吴一雷,李永伟,强俊,李春玉.
超高强度铝合金的发展与应用[J]
.航空材料学报,1994,14(1):49-55.
被引量:91
6
景财年,王作成,韩福涛.
相变诱发塑性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金属热处理,2005,30(2):26-31.
被引量:47
7
荣烈润.
激光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J]
.汽车制造与装备,2005(1X):4-7.
被引量:1
8
唐荻,米振莉,陈雨来.
国外新型汽车用钢的技术要求及研究开发现状[J]
.钢铁,2005,40(6):1-5.
被引量:184
9
胡治流,曹乃光,沈燕.
LY12铝合金FTMT强化工艺的探讨[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5(1):72-75.
被引量:10
10
柯吉.
发动机缸套的激光热处理[J]
.城市公共交通,2005(8):38-3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46
1
谭秀琴,李超,葛志勇,万照堂,张新瑞.
一种抗拉强度1500MPa级热冲压成形钢的生产实践[J]
.冶金管理,2021(5):5-6.
2
姜银方,张永康,朱元右,汪建敏,李路娜.
基于变压边力的拼焊板方盒件成形失效分析[J]
.金属热处理,2007,32(z1):290-294.
被引量:2
3
徐少红.
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的切削加工[J]
.装备制造技术,2007(2):72-73.
被引量:13
4
吴洁雯.
现代电子技术在汽车智能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
.硅谷,2008,1(5).
被引量:2
5
秦守益,王宝兵,孙敏杰,罗建,李宝辉,童云龙.
树脂砂铸造镁合金阻燃技术研究[J]
.航天制造技术,2012(5):14-17.
6
蒋君,辛啟斌,薛鑫,丁桦,马勇,王莉雅,方烽.
固溶温度对中锰TRIP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J]
.材料与冶金学报,2012,11(3):188-191.
7
陈树君,王旭平,白立来,于洋,郝素锋.
汽车节能减排与热冲压硼钢点焊技术[J]
.焊接技术,2013,42(12):33-36.
被引量:1
8
徐虹,沈永波,谷诤巍,孟佳,于思彬,李欣.
汽车超高强钢防撞梁热成形试验[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1(S1):111-114.
被引量:11
9
谷诤巍,孟佳,李欣,徐虹,于思彬,沈永波.
超高强钢热成形奥氏体化加热参数的优化[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41(S2):194-197.
被引量:30
10
雷呈喜,邢忠文,徐伟力,吴严俊,李云,单德彬.
高强钢TRB高温下热流变特性[J]
.材料科学与工艺,2015,23(3):66-70.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8
1
张艳姝,周义,金泉林.
工业铝合金5182和6016的超塑性研究[J]
.材料热处理学报,2004,25(4):33-36.
被引量:12
2
周义,曾志鹏,金泉林.
工业铝合金汽车覆盖件的超塑成形研究[J]
.塑性工程学报,2004,11(5):64-66.
被引量:12
3
丁向群,何国求,陈成澍,刘小山,朱正宇.
6000系汽车车用铝合金的研究应用进展[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23(2):302-305.
被引量:99
4
董绍斌.
激光拼焊板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6(5):9-11.
被引量:30
5
张先鸣.
汽车用材料技术动向[J]
.现代零部件,2006(10):68-71.
被引量:4
6
赵鸿.
铝在汽车上的应用[J]
.汽车工艺与材料,1997(1):19-24.
被引量:34
7
龙江启,兰凤崇,陈吉清.
车身轻量化与钢铝一体化结构新技术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学报,2008,44(6):27-35.
被引量:141
8
刘勇.
德系车中白车身材料的应用[J]
.天津汽车,2009(7):47-51.
被引量:1
9
马鸣图,游江海,路洪洲.
汽车轻量化以及铝合金汽车板的应用[J]
.新材料产业,2009(9):34-37.
被引量:24
10
杨合,李落星,王渠东,郭良刚.
轻合金成形领域科学技术发展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2010,46(12):31-42.
被引量:76
引证文献
6
1
马严玮,王宝雨,校文超,周靖,康艺.
固溶时效工艺对6016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多目标优化[J]
.工程科学学报,2017,39(1):75-80.
被引量:4
2
张南,刘仁东,林利,李萧彤,胡洪旭,苏洪英.
某车型车身材料应用分析[J]
.鞍钢技术,2018(6):32-34.
被引量:1
3
王义林,刘勇,耿会程,张宜生.
高强铝合金热冲压成形技术研究进展[J]
.航空制造技术,2019,62(16):22-35.
被引量:18
4
刘春涛,程入川,周慧春,黄慧.
基于用户需求的汽车板质量管控[J]
.河北冶金,2020,0(1):75-78.
被引量:2
5
吴新星,范家春,邢阳,倪娟丽,俞雁.
铝合金板温成形和热成形技术应用研究[J]
.轻合金加工技术,2021,49(1):22-28.
被引量:11
6
赵轶哲,赵林林,张青,杨婷,牛威斌,白丽娟.
先进车型车身用材与典型设计制造工艺分析[J]
.河北冶金,2023(7):20-24.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胡耀伟.
冲压模具材料的分类、选用及强化处理技术[J]
.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9):61-63.
被引量:2
2
向瀚林,徐从昌,林启权,李落星,林天豪,华家辉.
焊后涂装工艺对6063-T6铝合金MIG焊T型接头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
.机械工程材料,2020,44(2):37-42.
3
刘勇,耿会程,朱彬,王义林,张宜生.
高强铝合金高效热冲压工艺研究进展[J]
.锻压技术,2020,45(7):1-12.
被引量:21
4
魏满想,何立子.
淬火水温对Al-Mg-Si系合金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2020,45(10):6-10.
5
赵辉,郑思维,许坚,姚林杰.
平行长度对车用低碳钢拉伸性能影响的研究[J]
.中国检验检测,2020,28(6):34-37.
6
吴佳松,蒋怡涵,王武荣,韦习成.
7075铝合金板材热冲压成形中的高温摩擦[J]
.工程科学学报,2020,42(12):1631-1638.
被引量:8
7
霍望图,孙涛涛,雷诚心,吴昊.
高强7000(Al-Zn-Mg-Cu)系铝合金成形性研究进展[J]
.中国材料进展,2020,39(12):924-933.
被引量:8
8
张帅,白玉朋,金鹏.
TPQC系统在冷轧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山西冶金,2021,44(1):128-130.
9
王乐平,董兵,张怀良,蔺文峰,张春.
热冲压成形技术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21,31(2):156-160.
被引量:3
10
沈智,金康,周英丽,谢谈,钟志平.
6014铝合金U形件弯曲回弹[J]
.锻压技术,2021,46(10):88-92.
被引量:3
1
田永梁,阮锦程(图).
小一号,强一点 东风本田思铂睿TYPE-S[J]
.汽车杂志,2009(10):130-135.
2
杨忠敏.
节能减排成趋势,铝合金轮毂走红汽车市场[J]
.锻造与冲压,2014(13):30-30.
3
塔塔表示未来所有捷豹路虎都将采用全铝车身[J]
.汽车情报,2009(23):48-48.
4
张怀东.
军用中型车族一览[J]
.汽车运用,2001(5):25-29.
5
安全常识:车身构架的安全性[J]
.汽车驾驶员,2006(3):77-77.
6
彭岳华.
汽车车身构架开发研究[J]
.汽车与配件,2009(27):34-37.
被引量:7
7
VOLVO新的全安系统—IC系统问世[J]
.汽车与社会,1997(4):28-28.
8
劳兵,许冰,覃鹏飞,刘烨,徐枫.
基于零件功能识别的车身零件平台化开发方法及其应用[J]
.汽车零部件,2017(2):7-11.
被引量:1
9
刘丽.
白车身结构协同设计方法初探[J]
.长安科技,2006,12(2):17-19.
10
李盛良.
防错技术在轿车白车身制造中的应用[J]
.汽车工艺与材料,2009(12):28-31.
被引量:2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