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的测高精度分析
被引量: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阐述具有三维测绘能力的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InSAR)的基本性能——测量地形高度的精度。分析中考虑了观察几何学、干涉仪基线、雷达频率、热噪声、分辨元尺寸、地形斜率和体散射的影响。导出了简明的计算测高精度的公式,对有关误差因素进行了讨论,并绘制成相应的图表。
作者
袁孝康
机构地区
航天工业总公司八院五○九所
出处
《空间电子技术》
1999年第2期22-29,共8页
Space Electronic Technology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式
雷达干涉仪
测高精度
分类号
TN958.3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2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1
袁孝康.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J]
.空间电子技术,1998(3):52-5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6
1
刘国林,郝晓光,薛怀平,独知行.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55-58.
被引量:14
2
杨福芹,郭增长,王苗苗,李春意.
InSAR基线要素对测高精度影响分析[J]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2):171-175.
3
袁孝康.
星载遥感器对地面目标的定位[J]
.上海航天,2000,17(3):1-8.
被引量:4
4
崔丽琼,鲁森.
不同距离条件下S-SAR边坡雷达监测数据规律与方法研究[J]
.矿产勘查,2024,15(S01):159-163.
5
荆燕,王建军,张红,张景发,蒋林根.
D-InSAR技术及其在活断层运动学研究中的应用[J]
.灾害学,2003,18(3):13-19.
被引量:2
6
罗斌凤,张群,袁涛,张守宏.
InISAR三维成像中的ISAR像失配准分析及其补偿方法[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3,30(6):739-743.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127
1
李学恩,房建成,申功勋.
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J]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1998,6(4):8-12.
被引量:2
2
周其焕,陈惠萍.
ICAO定义的第一代GNSS概貌[J]
.导航,1993(2):1-9.
被引量:3
3
刘建业,袁信.
地形辅助/GPS/惯性导航系统研究[J]
.导航,1993(3):9-16.
被引量:25
4
邓强,黄顺吉.
基于GPS干涉仪的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平台姿态控制与运动补偿的研究[J]
.导航,1995(3):88-93.
被引量:4
5
杨莉,汪叔华.
采用BP神经网络的惯导初始对准系统[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6,28(4):487-491.
被引量:29
6
柳仲贵.
GLONASS导航电文及其解[J]
.导航,1996,32(2):61-71.
被引量:3
7
刘国林,郝晓光,薛怀平,独知行.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55-58.
被引量:14
8
乔学军,郭利民.
新疆伽师强震群区的InSAR观测研究[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27(1):7-13.
被引量:32
9
宋小刚,王尚,席广永.
InSAR中的误差分析和可靠性理论[J]
.工程勘察,2007,35(2):57-60.
被引量:6
10
张磊,伍吉仓,陈艳玲.
InSAR高程模型及其精度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2):108-111.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7
1
刘国林,郝晓光,薛怀平,独知行.
影响InSAR测高精度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7,32(1):55-58.
被引量:14
2
邓永和.
InSAR测高精度的精密公式[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1):92-94.
被引量:6
3
葛仕奇,陈亮,丁泽刚,龙腾.
相位误差对InSAR相对测高精度影响[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2,32(2):179-183.
被引量:4
4
黄长军,郭际明,周命端,袁长征.
星载InSAR高程提取过程中的误差分析[J]
.工程勘察,2013,41(2):66-70.
被引量:2
5
黄长军,郭际明,周命端,喻小东,袁长征.
星载InSAR高程提取的误差因子分析[J]
.测绘通报,2013(2):18-21.
被引量:3
6
邹维宝,任思聪,李志林,丁晓利,陈永奇.
SAR在飞行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
.遥感信息,2001,23(3):11-18.
被引量:1
7
邹维宝,任思聪,李志林,丁晓利,陈永奇.
SAR在飞行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
.火力与指挥控制,2003,28(1):6-14.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31
1
涂梨平,胡波,范军林.
基于SBAS-InSAR的临沧市形变监测[J]
.现代测绘,2021(S02):43-46.
2
李瑾,杨博.
组合导航技术在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再入段的应用研究[J]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24(4):9-12.
被引量:1
3
秦玉亮,李宏,王宏强,黎湘.
基于SAR导引头的弹体定位技术[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31(1):121-124.
被引量:9
4
龙四春,李陶,刘经南,杨命青.
参考DEM误差与地表形变对雷达差分干涉相位贡献的灵敏度研究[J]
.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29(1):110-113.
被引量:1
5
秦玉亮,王建涛,王宏强,黎湘.
弹载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研究综述[J]
.信号处理,2009,25(4):630-635.
被引量:32
6
龙四春,李陶.
D-InSAR中参考DEM误差与轨道误差对相位贡献的灵敏度研究[J]
.遥感信息,2009,31(2):3-6.
被引量:9
7
卜彦龙,潘亮,胡国昌,沈林成.
组合导航中SAR匹配位置参数传递过程[J]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31(3):70-75.
被引量:1
8
邓永和.
InSAR测高精度的精密公式[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30(1):92-94.
被引量:6
9
张鲜妮,郭广礼,王磊,王强.
矿区InSAR DEM精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
.金属矿山,2010,39(4):97-99.
被引量:1
10
肖金群,汪长城,李志伟,杨亚夫.
基于配准偏移量的InSAR基线估计[J]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35(10):1236-1239.
被引量:8
1
各种体制与用途的雷达及系统[J]
.电子科技文摘,1999(12):88-88.
2
袁孝康.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J]
.上海航天,1998,15(5):20-26.
被引量:2
3
袁孝康.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性能分析[J]
.制导与引信,1999(3):13-19.
4
袁孝康.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测量技术[J]
.空间电子技术,1998(3):52-54.
被引量:7
5
贾丽,贾鑫,尹灿斌,王威.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干扰方法研究[J]
.航天电子对抗,2010,26(4):30-33.
被引量:4
6
冷雪飞,刘建业,熊智.
合成孔径雷达在导航系统中的应用[J]
.传感器技术,2004,23(10):4-7.
被引量:6
7
袁孝康.
干涉式合成孔径雷达的理论与设计约束[J]
.上海航天,1999,16(5):7-14.
被引量:4
8
陈裕权.
高端L波段中脉冲晶体管[J]
.半导体信息,2006,0(4):12-13.
9
贾丽,贾鑫,胡华超.
欺骗干扰对INSAR复图像配准的影响分析[J]
.信号处理,2012,28(10):1394-1401.
被引量:4
10
刘波,刘宝泉,陈春晖.
机载预警雷达测高精度分析[J]
.雷达科学与技术,2012,10(2):133-137.
被引量:9
空间电子技术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